加强班级心理辅导,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时间:2022-06-05 10:32:25

加强班级心理辅导,提高德育教育成效

摘 要: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提高德育工作成效,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能减负增效。班级心理辅导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通常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个别沟通和交流也是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减负增效;德育工作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父母过高期望,沉重的学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自卑、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倔强、易冲动、逆反心理强、报复心重、自私自利、厌学、网络成瘾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影响到他人和班集体。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表面问题上,真正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加强班级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是指以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面向班级全体学生开展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

一、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1.开展班级心理辅导,能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1)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准确感受他人的处境和情感,理解他人。

(2)心理辅导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对学生更多采用的是倾听、关注的态度,对学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不急于作价值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并克服心理偏差,找回迷失的生活路标,重建合理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教育互动中,学生感到被关心、被接纳、被支持,因而愿意敞开内心,这就大大减少了思想工作的阻力,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准备好了充分的内部条件,也激励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顽强的学习意志、合理的学习方法、善于调适考试心态等,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业绩效的重要基础。

3.开展班级心理辅导,能减负增效

班主任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其中一个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是班级日常管理的琐碎、繁重,在新形势下,如何减轻这方面的压力,班主任要善于给自己“减负”。怎样“减负”?关键是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把自己从日常管理、警察式的纪律维持中解放出来。班级心理辅导是班级管理减负增效的“法宝”。

二、班级心理辅导的方法

1.班级心理辅导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注意班风、学风的建设,通过心理辅导途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人际协调、自主独立、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

习惯。

2.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观摩心理课实录,也可编排班级心理剧。

3.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初中生对班级活动非常感兴趣,渴望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所以,班主任应尊重他们的意见,满足其合理要求。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班集体,从而增加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班级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全体学生情绪饱满,显示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4.个别沟通和交流

现实中采用较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是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个别谈话不仅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还可为学生提供一条倾诉内心感受和宣泄情绪的途径,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个别沟通和交流还可以采取书信、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要扮演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瞻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图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1.

[2]田恒平,张和平.班主任工作精要.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1.

(作者单位 甘肃省甘谷县西关中学)

上一篇:南阳地区高血压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压药物... 下一篇:火热证与唾液理化指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