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多种体验

时间:2022-06-04 06:56:35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多种体验

摘 要: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探索、应用,获得强烈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关键词:学生;体验;感受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认知发展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体验。新课标则不仅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作出了进一步阐述,而且提出了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这让我从中领悟到,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受、探索、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出发,引导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将生活中的情景搬入课堂:老师要带3个女生、2个男生去公园玩,你们说要买几张票呢?有学生高声回答:“3张加2张是5张。”这时有学生提出:“不对,不对,老师也要买票,再加1张,应该是6张。”师问:“那怎样列一道算式呢?”(学生纷纷举手)这样,很顺利地使学生理解了连加运算的意义,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

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商场购物的生活情景,开展“买东西”的实践活动,将老师、学生带来的一些物品贴上价格标签,放在“柜台”上,两组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自由进行选商品、付钱、找钱等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形式多样,体验乐趣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是因为教学过程十分复杂,教学内容异常丰富,我们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规律的制约、统率下,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丰富多样、灵活变通的教学形式。同时,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像讲故事、猜谜语、编儿歌、小竞赛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果在教学中能适时地运用,就能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使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安排了一些除法竖式的判断题,并将它设计成了“我当小医生”的游戏:出示画好的小猴、小兔、小猫、小狗,它们身上分别写着除法竖式。师叙述:这几个小动物都生了病,来到了数学医院,请哪位小朋友来当一回小医生,找出它们身上算式中的毛病,并给它们治一治。学生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游戏,学生不仅巩固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激励评价,体验成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激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态度与老师对他的评价,其他同学对他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丰富的情感、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是有差异的,班中总存在着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反应较慢,接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对于他们的优点要及时发现,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通过教师的激励、同学的鼓励,让他们通过体验成功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他们各自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不求个个成功,只要有所进步”,指导学生争取进步与提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老师、同学的肯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合作交流,体验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通过小组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容易闪现创造的灵动,产生创新的火花。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但对其各自的特征还不够明确。于是,我就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彩纸,4人小组合作交流,利用各种方法各种工具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看着学生时而沉默思考、时而动手操作、时而眼睛发亮与同伴交流,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与他们共同讨论,了解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在小组汇报交流时,的确精彩纷呈。就正方形四条边边长相等这一知识点,学生就有多种不同的发现方法:大部分学生是用尺量出来的,有的学生则是沿着两条对角线进行对折,根据邻边相等得到四条边都相等;也有学生通过沿一条对角线和中线对折,发现对边相等、邻边相等,进而得出四条边都相等;还有学生通过将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再折,将四条边完全重合得出四条边相等。在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中,学生思考的更多、获得的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不停地闪亮,也体验到了创新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通过作文指导培养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