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

时间:2022-06-04 02:50:05

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

让小草和大树共享阳光雨露,我们要让飞机按照飞机的速度飞,让燕子按照燕子的速度飞,让蚯蚓按照蚯蚓的速度爬。初中学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具有求知欲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数学程度也不同,因此数学“走班制”教学是针对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为了在班级在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学生数学个体差异问题,解决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级,使数学水平接近或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使老师上课的牵制面也少了,目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使新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

在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后发现“走班制”教学模式也有它的利与弊,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

(一)“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

1、刚开始分班之前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对“走班制”的理解产生误区,有些同学误认为老师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优差等级的,所以好多学习潜能生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学习比较被动,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如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

2、“走班制”是学校每学期将为每个学生提供三次选班机会,分别是两次月考和期中考试后组织学生选班,每次流动均已微调为主,就趁这个机会我们有些B班不想学的学生往C班调,而C班同学原地不动,最终C班就是一些不学数学的学生,最终没有达到“走班制”的目的。所以,我们任课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3、学生经常换班,师生感情联系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以前和几个任课老师聊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分散在四个班,很难了解情况。

4、学生的课后辅导比较困难,例如老师想订正错题的话只能占用正课,那样又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找课余时间辅导的话,好多学生辅导不了。

(二)“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确定教活动。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3. 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条件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从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总之,“走班制”教学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层面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一篇:浅谈有效体育锻炼对高中生体能和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郭采洁:请叫我女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