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经营绩效

时间:2022-06-03 09:57:34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经营绩效

[摘要]股权结构和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显著性并不明显。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公司经营绩效

一、问题的提出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同股权结构的安排会对公司的治理效率和公司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最终会反映到公司的经营绩效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公司治理水平必然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位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前五位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来分析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启示。

二、理论分析及假设

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股东和企业管理层之间存在着潜在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因而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演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本为提出假设1: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

假设1.1:股权集中度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

假设1.2:股权集中度以公司前三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来衡量:

假设1.3:股权集中度以公司前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来衡量。

李增泉(2002)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股权制衡类”上市公司还是“一股独大类”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就越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2.1:股权制衡度以z指标(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来衡量:

假设2.2:股权制衡度以s指标(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来衡量。

三、研究框架设计

(一)样本数据的来源和选择

本文以2008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样本总体中剔除金融、银行机构,ST、*ST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上市公司,最后剔除数据无法获得的样本。最终,我们选取了1565家上市公司4125个观测值。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所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文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股权结构描述性统计如下。

由表2可知,2008年-2011年PFIR、PTHR、PTER在均值和中位数上差距不大,但是从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看,差距却很大,有的上市公司前三位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为100%。从股权制衡度来看,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平均占到45%左右,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平均占到58%左右,这更加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的严重性。

对本文面板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发现,更适合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由回归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前三位大股东和前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中均得到了验证,这与我们的假设1.1、1.2、1.3均一致。实证结果表明: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相对于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从而使公司的治理效率最大化。

在股权制衡度模型中,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对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股权越分散越不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这与我们的假设2.1、2.2相一致。但是在显著性方面,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经营绩效并不显著,这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能力较弱。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年-2011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情况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的股权集中度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但过高的股权集中度却对公司绩效有负面的影响: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显著性并不明显。

股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机制这一中间环节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能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也只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才能实现公司的有效运营,进而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1(11)

[2]储浩,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

上一篇:贸易救济措施沦为新非关税壁垒 下一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