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旅行社管理类课程育人模式方案探讨

时间:2022-06-03 03:59:45

地方本科院校旅行社管理类课程育人模式方案探讨

摘 要:培养旅游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的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全国旅游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探讨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操训练的育人模式,使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学生全面接受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旅行社所需要的集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于一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育人模式 旅行社管理类 地方本科院校

一、概念界定

旅行社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该专业方向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厚功底、会管理、善应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简称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1]

旅行社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理论与实务、旅行社产品与设计、旅游项目策划、导游英语口语、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等理论与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培养的是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是指熟谙旅行社业务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行业人才。它包括策划创意人才,提高业界品位的人才;熟练掌握组团、出团、带团、计划调度,订机票,办签证,发团及与境外旅行社联系等出境游业务经理;熟悉基本流程,善于处理与旅游相关的问题,谙熟各国语言、货币、法律法规等,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异国他乡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优秀人才;旅行社产品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导游、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专门技术人才等等。

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员德、智、体、美、技等素质能力全方位培养与拓展的指导思想、原则、途径、机制、环节与措施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力是通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与实训来培养的。该类课程育人模式主要探讨的是“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一是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二是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校园相关文化活动等育人方式的三位一体;三是课堂、实训室与旅行社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即人才素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培养方式的三位一体和人才培养平台的三位一体。

该育人模式是指旅行社管理类课程育人模式。其要素及框架结构包括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对象、培养原则、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培养平台(条件)、培养机制、培养环节、培养方法、培养措施、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2]

通过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操训练的育人模式,使旅行社管理方向的学生全面接受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旅行社所需要的集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于一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和内容

1.培养目标

第一,知识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备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技术技能知识的课程及其理论体系。

第二,能力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公共能力、专业能力、行业岗位能力的能力体系;必须具备的专业政治敏锐能力、道德约束与提升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体系;比较全面熟练的多层面的职业能力体系。

第三,技能培养目标:构建旅行社人才必须具备的行业与岗位服务与管理的技术操作运用的技能体系。

第四,构建现有课堂教学、实训、见习、实习等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

第五,构建现有旅行社人才诸条件、平台(教材、实训室、校园活动、基地体系等)体系的优化提质方案,以及联合培养体系的优化方案。[3]

2.培养内容

第一,国家、社会、旅行社业、游客对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人才素质能力的调查研究。

第二,旅行社管理类课程知识结构研究。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应用理论知识结构,技能知识结构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三,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公共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及其关系研究。

第四,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学生技能培养研究。公共技能、职业技能,创新技能、创业技能等各自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第五,旅行社管理类人才的知识、能力、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化研究;活动项目体系化研究;实训实习体系化研究;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实训实习实践体系一体化研究。

第六,育人过程中,教师教学育人能力提高研究,教学方法改进研究,教学手段更新研究;课堂、实训室、校园环境、企业、社会等平台资源一体化整合研究;教师、学生、企业行家、社会专家互动方式及互动体系研究;校内外资源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

第七,实践条件管理研究。导游模拟实训室建设研究,实训体系优化研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研究;省导游培训示范基地质量建设研究。

第八,旅行社管理方向学生的考证认证、持证组织管理研究;就业创业研究。

三、培养方案

(一)总体方案

以主讲教师和旅行社培训指导教师为主,其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为辅的组织方式,边研究边试行的运作方式,主讲老师全面负责,教授指导,副教授、讲师分工负责的责任方式。

第一,实施优秀旅行社企业家培养方案。着力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国际化的优秀旅行社管理人才。

第二,实施旅游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整合育人资源,推进联合办学、校企联姻,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培养体系,培养急需的旅行社专门人才。

(二)具体方案

第一,课程调研方案。一是前往兄弟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方法、手段、技巧等;二是前往本地及周边旅行社,了解最新旅行社人才需求的相关动态,拟订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学育人模式;三是收集、整理本专业已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案及育人模式;四是调研在校学生对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训教学及实践要求等方面的意见;五是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使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第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地方院校应立足于本地,服务于本地,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应加入本土文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如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湘西土家族文化专题、侗族文化专题、白族文化专题、瑶族文化专题、苗族文化专题等)、湘西民间非物质文化(傩文化专题等)、自然地理文化(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等)等科目课程,以满足旅行社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需求。鼓励和激励本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本专业学生适用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4]

第三,实行阶段性任务制育人模式。四学年四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将设制具体任务,具体实训活动,具体校园文化活动,具体旅行社见习、实习任务,具体社会考察、调查及研究任务,实行课程制、活动制、项目制、任务型育人模式。即第一阶段以调研为主,开展景区管理、本地民俗等调研,以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撰写进行考核,评定成绩;第二阶段以考证为主,即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旅游景区管理员证、人力资源师证等)和学籍证;第三阶段以实训为主,主要是校内实训室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如导游服务中心、旅行社、景区景点等;第四阶段以实践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国家、省校级专业竞赛和各种文化活动,分专业方向进行顶岗实习,形成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类探索研究体系。

第五,改革教学育人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注重平时课程教学育人。二是加强实训、实习操作过程育人。三是注重考核育人,建立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育人模式。[5]

第六,模拟与实地双重实训育人。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校内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对完备的实训场所――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的张家界武陵源模拟沙盘及湖南主要景区景点的导游仿真模拟厅,充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方案特色与创新

1.本方案的特色

第一,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它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从课堂理论教学到校园活动训练,再到企业实践操作中高关联度这一难题而提出的,旨在有机衔接三者,破解其中难题。

第二,育人模式的操作性强。尤其一体多层面时空结构性互动模式极具特色,操作性强。该项目侧重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应用性、操作性研究。

第三,理论设计的前瞻性强。实践有机结合为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应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等。既有研究的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创新,及整体的前瞻性。

第四,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强。如旅行社业的职业政治素质结构、道德素质结构、业务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等等。

2.本方案的创新

第一,将育人模式落实到课程和课程群层面。

第二,把专业方向育人课程化,课程育人层面化;将多层面育人、多方式育人、多平台育人一体化。

第三, 育人模式的新颖性。探索与构建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关联性育人模式,实现旅行社管理方向课程群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改变相关课程课堂教学的单一方式方法,采取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模拟操作(实训室模拟操作与课程软件操作)、团队演练、验收成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系各种相关活动,如校园导游大赛、景点讲解比赛、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大赛、导游技能汇演;注重学生实际演练,进入旅行社企业的三习实操(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使学生融入企业、进入社会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管理、经营、操作中不断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和提高各项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等,既有特色,也具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王文明.工商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与规律.中国商界.2010,8:346-347

[2] 王淑贞,王文明.地方院校应用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国科技教育.2010,8:29-30

[3]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0,9:212-213

[4]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一三五”培养模式.全国商情.2010,7:81-82

[5] 王文明等.地方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科学时代.2010,15:183-184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王淑贞(1976-),女,白族,湖南张家界人,怀化学院商学系副教授,从事旅游管理方向教学工作。

肖宇 (1978~),女,湖南医药学院,讲师,硕士,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论慕课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