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借鉴

时间:2022-06-03 02:17:06

英国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借鉴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群体。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学府,一直以教育质量高享誉全球,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其中,英国高校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功不可没。汲取其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高校质量控制体系、提升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走近英国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20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种形势,英国政府开始着手研究建立高校教育质量控制体系。1964年,英国成立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这是英国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主要负责对技术学院类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1988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教育改革法》,取消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成立了大学基金委员会和技术学院基金委员会,将高等教育拨款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相挂钩。

1992年,英国政府通过了《继续和高等教育法案》,撤销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成立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取代了大学基金委员会和技术学院基金委员会,统管高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经费。同年5月,大学校长委员会和多科技术学院院长委员会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统一进行审核认定。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高校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两套质量控制体系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这种矛盾,1997年英国政府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其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改革,英国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外部质量监管体系健全 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监督体系主要包括QAA、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专门课程认证机构、外部大学排名机构等。QAA是独立于英国政府和高校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框架;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公平、客观、准确的评估结论;向社会公众、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等机构提供高校教育质量信息;研究高校教育质量保证方法,为高校教学质量提供指导等。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英国政府的授权,根据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向各大学拨款,从而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专门课程认证机构主要是各行业协会、专门职业团体等机构,对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进行鉴定,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相关专业工作。

高校内部质量控制严格 英国高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各高校都制定了十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审批、学位授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行为准则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都非常强。学校理事会、校务会是教学质量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相关政策制度。高校一般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有专门的教学质量组织机构负责相关工作的实施和推进。高校还主动听取学生意见,每学期都要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主动与学生对话,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校还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完善 英国高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了确保教师的质量,各高校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聘用标准、学历要求、业务水平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教师的聘用一般都采用公开聘用的方式。英国大学的教师队伍一般都比较大,师生比例很高,比如剑桥大学教职工8800多名,学生18000多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接近1:2.1。这样教师们教学负担相对较轻,有更多精力投入教学改革、教材设计、科研等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英国也非常重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国家规定高校教师必须边工作边参加培训,设有全国大学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并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全国性培训网络,为大学教师设计各类专业培训课程。

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英国大学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学生也没有固定的课本,老师会根据最新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课堂上,师生间完全平等,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老师也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课程习作和现场演讲,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科学知识,而且更突出地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大学对专业课程设置非常重视,课程设置非常严格。对于新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师要填写专门的申请表,要对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的、师资情况、考试方式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由院或系组织评审,并给出明确意见。院系同意后,还要报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最后审核,从而确保专业课程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对我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启示

英国政府和高校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建立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约束机制。应积极借鉴英国高校的经验,逐步建立起政府与高校相结合、外部与内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育质量监管机制,健全监管机构,完善监控职能,切实发挥好质量监控作用。要强化高校主体作用,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引导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扩大高校教学、科研、管理自,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要支持各类中介机构建设,依靠中介监管机构与校外专家,促进教学评估与管理的公正、公开、透明,推动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完善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建立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的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水平接轨。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方式、评估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国大学种类很多,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专科性大学,既有公立大学又有民办高校,既有中央直属大学又有地方主办高校,应该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地域,坚持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加强分类评估、分类指导,以高校评估、政府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起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不断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必须从根本上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随着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加强,其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也应得到加强。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以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学校、学院、系等多个层次的配合,在教师资质、课程设置、学生活动等多方面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注重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建设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大批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英国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严重短缺,教师教学负担过重,超负荷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加大教育投入、补充高校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另外,我国高校教师来源单一,一般都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英国高校教师多来自各个专业领域,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高校应加快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探索从各个领域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扩展教师视野,增强学校同社会各界的交流,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充实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上一篇:超算的商业化路径 下一篇: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