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

时间:2022-06-03 07:43:45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品质,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

1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1.1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具有开设的连续性与一贯性。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2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一般都不是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践活动中表露出来。而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

2.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祖国有感情,体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教材。在这方面,可结合具体教材加强保卫祖国的教育;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为祖国而锻炼;通过讲述我国体育史,向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2.2 集体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精神文明礼貌教育。例如:队列对形,接力跑,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各种集体球赛和运动会等均与集体主义和文明礼貌紧紧连在一起,通过这对些教材的教学和练习,团结、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讲文明、讲礼貌的优良品德,生动自然地在学生的思想中得到了培养,受到了熏陶。

2.3 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教育。体育课上,跑、跳等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强度,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战胜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力向自我挑战。让学生感受到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住,往往能够获得进步和成功,而这种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2.4 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或游戏规则的运用,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强化手段。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5 组织纪律和法制观念的教育。严格的队列队形训练,课堂常规的纪律要求,各种体育竞赛规则的执行等,都可与组织纪律,法制观念教育自然结合在一起。

2.6 良好的竞争和合作意识教育。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技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败,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2.7 自信心教育。体育锻炼处处都有对抗和协作,学生在对抗和协作过程中,可以激发潜力,增强自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3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3.1 情绪感染法。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和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学生统筹兼顾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3.2 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高尚思想品德。

3.3 游戏竞赛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游戏竞赛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赛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法纪观念 。

3.4 榜样激励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3.5 表率作用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栋梁。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浅议音乐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