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应成为“终结要务”

时间:2022-06-02 10:48:33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主体应该必备并较好适应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品格和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它是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方面面在内综合性的表述。其核心就是要促使学生主体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作者根据核心素养的三大组成要件,对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文化根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探讨

“核心素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也是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施行的时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主体应该必备并较好适应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品格和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表现,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等方方面面,归根结底就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改革步入了“3.0时代”,必将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的方向,提供的遵循。课堂是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场和主阵地。近年来,我校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主线进行了教研实践,笔者有幸参与,在其实践进程中获得些许感悟和体会。现将本人在此方面的教研所得进行初步U述。

一、注重数学知识素养讲解,让高中生积淀丰厚知识根基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增长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进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将文化根基培养和增强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任务,强调高中生的人文、科学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锤炼和培养。在其实际教学时,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融入到平时的点滴教学活动之中,抓住高中生主体能动特性,组织好、开展好数学新知、数学问题、数学事例的讲解、传授等教学实践活动,让高中生深度参与其中,亲身进入其中,成为课堂教学重要一员,对所学、所探知识点、问题等深刻认知和有效探析,掌握其核心要义和关键,不断提升和增强高中生对数学知识架构的理解和掌握,积淀深厚文化根基。如“等比数列”一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将“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等知识点讲解作为其基础性工作、根本性任务,通过设置师生交谈式、生生探讨式以及合作探析式等多样融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和推动高中生由浅入深,对该节课所呈设的定义、性质、定理等进行深入探析、理解,从而全面感知和深刻理解知识要义和使用方法,“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形成完备、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建立深厚的数学文化素养根基。

二、注重自主探究活动开展,让高中生获得更大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指出,“自主发展”相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强调学生具备和树立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各种思想潮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侵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高中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思想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管好自己”、“自主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发挥自己的潜力,用辛勤努力成就人生。笔者教研实践认为,要实现“自主发展”目标,就必须让高中生获取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时间,注重他们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既“放手”让高中生自行其是,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实践活动,完成教师交付的数学探知和解析任务,锤炼自己的学习技能和学习品质。又“收手”做好他们探析过程的监控,第一时间走进其中,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探究实情,及时做好过程指导,保证高中生解析思维活动有序、深入推进,取得实效。如“已知tanθ=2。求:(Ⅰ)tan(θ-■)的值;(Ⅱ)sin2θ+sinθcosθ-2cos2θ的值”案例解答中,教师采用生探师点的方式,高中生自主探析认识其案例设计意图及其解题涉及知识点分别为:“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值,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等考点的理解。”并开展案例解析思路的探析活动,教师走进高中生合作探析过程之中,发现存在“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值的步骤应用不够灵活”的不足。教师及时予以课堂指导,明确指出:“要正确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值的步骤”。高中生根据指点重新认知和归纳解题思路,获得其正确解题路径。这一教学过程,为高中生自主探析数学案例提供了丰富舞台,同时借助于教师有效指点,保证其自主探析的顺利深入开展,有效培养和提升了高中生的自主发展技能和素养。

三、注重实施互动协作教学,让高中生深入参与集体活动

学生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个体,所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离不开班级其他学生个体的合作和协作,特别是即将进入社会大熔炉的高中生群体,更加需要树立互助协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科学处置好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遵守相应的规则和准则,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要实现“社会参与”这一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课堂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无论是教师数学课堂讲解活动,还是学生实践探知活动,都要摒弃以往“背对背”、“相互割裂”的单个活动,而应该组织开展具有交流互动性、合作探讨式的集体活动、协作活动,处理好个人自学和集体协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责任感,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协作意识和集体思想,以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双重叠加,推动学教活动进程,提升高中生的参与和担当意识。

总之,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高中数学教师在其具体践行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念,活化教学形式,紧扣核心素养体系内涵,科学施教,以期达到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全面发展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志华.谈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要义的探析及其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2]刘达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误区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上一篇: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下一篇:基于话题进行小学英语复习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