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苏霍姆林斯基(五)

时间:2022-06-02 05:31:49

之一:童年不能没有音乐

乐曲,这人类感情的语言,传达给儿童心灵的不只是世间的美,它还向人们展现人的伟大和尊严。孩子在欣赏音乐的时刻感到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孩子的心灵,那是敏感的音乐家的心灵。心灵中紧绷着心弦,您若能触动它们,就会发出很有魅力的音乐,这里不仅指音乐这个词的引申涵义,而且也指这个词的直接涵义。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和童话,同样也不能没有音乐。

经验证明,音乐——这是教育者与儿童产生精神上的一致性的最好基础。音乐似乎能开启人的心灵。教师和学生通过听乐曲,感受和赞赏它的美,就会变得亲近起来。(《育人三部曲》,第76页至77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音乐对于童年的意义。他认为,正如绘画对于儿童的意义一样,音乐对于儿童也是生命的本真体验与本源力量。儿童就是天才的音乐家,对于音乐有着天然的敏感。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够及时与音乐接触,他天才的音乐细胞就会萎缩。所以,在他的“快乐之家”学校,音乐始终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音乐宝盒”始终是吸引孩子们的法宝。

是啊,孩子的心灵就是最伟大的心弦,需要高明的父母和老师来弹拨。音乐本身也是连接父母、老师、孩子心灵世界的神秘纽带。“在那只有音乐才能唤起的共同感受出现的时刻,教师才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永远不会见到的东西。在乐声的影响下,当心灵陶醉于崇高的感受中时,孩子会把他的激动和不安都信赖地告诉您。”

亲爱的父母们,学会用音乐架起你与孩子之间的桥梁吧!

之二:让学习变得有趣味

我已经不止一年地思考:在初入学的日子里读和写对于孩子变成那样困难、那样无趣而又恼人的事情,在通向知识的艰难道路上孩子又要遭遇那样多的失败,而这一切就是由于学习变成纯粹跟书本打交道的缘故。我看到过孩子怎样在课堂上费力地辨别字母,这些字母怎样在他眼前跳跃,汇合成无法辨认的图案。同时我也见到过,当识字教学具有某种趣味、同游戏相结合,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当谁也不要求孩子“你必须记住,学不会你就当心”的时候,孩子们多么容易记住字母,并且用它们拼成词。(《育人三部曲》,第81页)

朱永新解读:

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非常美好、快乐的事情。孔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是,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以后不久,就开始恐惧、厌烦学习。这是什么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把本来趣味无穷的学习变成了味同嚼蜡的苦差事,当成死记硬背的笨功夫,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失败,不断远离趣味和游戏。

要让儿童热爱学习,就应该让学习的过程与他们的游戏、生活结合起来,不要提出硬性的指标强迫他们记诵。越是轻松,越是主动,儿童的学习才越有成效。

之三:不要让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

从学校生活的最初日子起,在艰难的学习道路上孩子面前就要出现一个偶像——分数。对于有的孩子,它是和善的,宽容大度的;而对于另一个孩子,则是严厉的、铁面无情的。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袒护一个人而折磨另一个人,孩子不理解。因为,7 岁的小孩还不能理解评分要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是他暂时还理解不了的。他要设法去满足或者(在最坏情况下)去欺骗偶像,并逐渐习惯于不是为自己的乐趣而是为分数学习。我绝不是说要把分数根本驱逐出学校。不是,没有分数不行。而是要等到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要取决于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道理的时候,才在他身上使用分数。(《育人三部曲》,第82页)

朱永新解读:

考考考,教师的好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子。分数,已经成为统治学校的国王,成为学生顶礼膜拜的对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还没有懂得分数的意义,没有懂得分数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的时候,不应该用分数去压迫孩子,否则就逐渐使孩子为了一个异化的东西去学习,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乐趣去学习。

每个孩子天赋各异,学习能力也不同。如果一开始就用分数来衡量他们,就会让他们为分数而学习,为分数而不择手段。

亲爱的父母们,要注重孩子真正的成长,从而自然获得好的成绩,不要让孩子变成分数的奴隶。

之四:不能用分数惩罚孩子

对小学里评分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它的乐观主义和富有乐趣的原则。分数应当是奖励勤奋的,而不是惩罚懒惰和懈怠的。如果教师把2分和1 分当作可用来警戒懒马的皮鞭,而把4 分和5 分当作糕点,那么孩子很快就会既痛恨皮鞭也痛恨糕点。2 分和1 分——这是十分锐利和精细的工具,聪明而又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总是备而不用的。也可以说,这件工具存在于小学,就是为了任何时侯都不动用它。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都不使他感到他什么都弄不好。(《育人三部曲》,第82页)

朱永新解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完全可以取消等级森严的评分。分数把学生人为地分为等级,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小学阶段,至少在小学低年级,是完全可以取消分数的。

分数应该成为激励学生的力量,而不要成为惩罚学生的工具。只要有排名,就会使一些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永远不让孩子失去希望和信心。苏霍姆林斯基举例说:一个刚刚迈进校门的7 岁小孩,勉强能辨认“a”和“б”,突然就得了2 分。他还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起初甚至既不会觉得苦恼,也不会觉得不安。他只会感到茫然无措。所以,他特别欣赏一位波兰教育家的话:“要尊重孩子的无知。”一旦教师掌握了这句话的真谛,“2分才能成为那种最锐利、最精细但在小学从不动用的工具”。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有分数,也绝对不能够把低分让学生带回去。

亲爱的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恰巧得到了低分,你不必太介意。你要学着与孩子一起分享学习本身的快乐,鼓励他为兴趣和探究而学,而不是为了分数而学。真正做到了这点,高分反倒会不期而至。

之五:尽早让孩子阅读

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同他全部精神生活越能有机地发生联系,阅读时思维过程就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发展就越有补益。7 岁以前就学会阅读的孩子能练出很重要的一种技能:他对词和句子成分的视觉和思维感知先于发声。读的时候孩子不被词所束缚,他便有可能在那倾刻之间使目光离开书本,并在这个时间去思考和理解将读出声的那些东西。这样一来,孩子就能边读边思考、理解和领会了。(《育人三部曲》,第91页)

朱永新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情有独钟。他一直认为,阅读是学校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他就开始把学生的阅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给低年级的学生建立图画书图书室,在没有足够的图书时,他亲自画了图画书给孩子们读。

我曾经反复强调,儿童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儿童的早期阅读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数据来确切说明,儿童的早期阅读究竟能够有多大的作用,但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阅读越早,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就越强,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他用7岁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独特性,说明儿童早期阅读的优越性。

亲爱的父母们,尽早让你的孩子捧起书本吧!那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神奇的王国。

上一篇: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的成效 下一篇:外刊概要 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