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的成效

时间:2022-08-29 07:44:07

中国派遣海外志愿者的成效

十年的历程,海外青年志愿者项目效果如何,这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尽管团中央、商务部及外交部对海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有不同的定位与预期,但是海外青年志愿者的输出还是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目的:第一,服务党政外交大局;第二,培养青年人才并增进对服务对象国的了解和友谊;第三,传播中华文明。

是否服务于党政外交大局

海外志愿者现在隶属国家援外体系,享用援外资金,是对外援助的举措之一。国家战略将援外体系定义为“南南合作”,海外志愿者的派遣正符合“南南合作”的规划。首先,志愿者服务的所有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次,志愿者派遣紧随国家战略与意志的节奏,总是延伸到国家政策指向的地域与国家。“援非300人”计划在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后,随后三年间中国共向非洲国家派遣360人,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任务。

在与归国的志愿者的交流中,所有志愿者都深刻认同志愿者服务对国家大局的重要性。但是就管理部门的期待上说来,每个部门的预期有所不同。团中央希望志愿者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时主要是传递友好之情,承担国家对外的政治、经济任务对志愿者是过度的要求。从传播友好的角度看,志愿者圆满完成了任务。外交部主要从所在国需要的角度,更希望志愿者承担传播有用的技术的功能,现有的志愿者侧重的语言教学没有很好地配合当地的实际需要。商务部则认为现在的志愿者机制不够完善,需要更好的机制协调,影响更多的国家,承担起更大的政治经济职责。

显然,由于各部门的预期不同,有关志愿者是否服务了党政外交大局的判断也有所不同。如果仅从志愿者传播友好、释放国家政策信号的角度看,它必然圆满完成了任务;如果从经济前哨或传播实用技术的角度看,志愿者的现行派遣机制还不能承载此要求。如果能够协调部门之间的期待,制定出对志愿者更为精确的定位,志愿者的作用能发挥得更淋漓尽致。另外,在志愿者认知的层面,海外青年志愿者都深知肩上所承担的中国使命,时刻以国家形象与尊严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服务对象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个人的角度具体地实践着国家形象与战略的要求。

是否有利于青年人才培养并增进对

服务对象国的了解和友谊

对于海外援助一事,绝大多数志愿者认为这种经历可以扩展他们的视野,对其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这对志愿者的人生具有重大影响,而且他们在当地服务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会促进其成长。尤其是受援国的条件非常清苦,在这样的地方几近无偿的工作可以让人的灵魂受到涤荡。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所有的志愿者都面临着与当地民众的融合问题。而且,志愿者往往很少与当地民众进行互动。在对非洲留学生及埃塞俄比亚当地人的两份问卷调查中我们获得了如下的数据:3/7的非洲留学生认为中国志愿者孤立、不好相处;4/15的埃塞俄比亚当地人认为中国志愿者孤立、不好相处。这些数据说明,中国青年志愿者在当地的融合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非洲当地过于贫穷的畏惧心理;二是中国的文化使得志愿者愿意待在小群体;三是语言能力的阻碍。另外,志愿者的官方背景也会影响到民间层面的交流。

当然在融入当地文化方面,也有些突出的事例。比如,在缅甸的部分志愿者在课余之时,会与当地人在湄公河畔踢球,与当地人几乎打成一片。还有志愿者常常邀请工友来家里聚餐,假期一道出游,等等。

是否传播了中华文明

传播中华文明是海外服务计划最初的基本定位之一。

在对埃塞尔比亚当地人的调查中,他们认为外来志愿者在埃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播有用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其次是促进派遣国和接收国的双边关系,最后才是传播派遣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舒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的可能性很低,当地人学习中文都是出于经商目的,个别国家甚至反对传播中国文化。相比于文化传播,更需要的是实用技术,比如农产品加工、电脑知识、水管工、木匠等。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服务对象国有过惨痛的被殖民经历,文化敏感度很高,另一方面当地人非常务实,只希望学到实用的技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志愿者自己也比较排斥传播文化这个目的。他们认为向一些贫穷的国家派遣汉语等文化类的志愿者,形式大于实质,适得其反,甚至还造成对象国的误解,产生不好的印象。不过也有些志愿者表示,工作之余同事经常向他们打听汉语学习等情况,想了解中国,这是他们自己出于对中国的好奇产生的。因而,在海外计划定位方面,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对方的需求,而非简单地根据我们能够提供服务的优先等级来空想设计。这牵涉合作方式,更关系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实质。

因此,志愿者本身很难承担文化大使的使命。文化是在特定时空下的精神财富。让青年志愿者通过具体的志愿服务去承担这种精神财富的传播,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其实,志愿者这个身份本身就承载奉献博爱的精神,它是志愿者传播有用知识和实用技术、无私奉献的副产品,而不是刻意推广、贴上标签的主打产品。而且诸如工作之余部分当地人询问汉语学习情况,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必然好于主动输出,加强交流才是尽量让文化习惯有所浸润的最佳方式。

上一篇:财经剪贴 22期 下一篇:对话苏霍姆林斯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