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

时间:2022-06-02 06:36:05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是传统文化母体派生出来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国粹”,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和谐文化。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谋些鲜活的艺术图式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心态,而这种心态正是当下构建和谐文化所必须的。我们观赏古画不仅能得到视觉的愉悦,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宁静,这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可品味其文化内涵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特点之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一。凡是好的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都是既有它客观因素,又重视它的主观因素;既有其“再现”因素,又有其“表现”因素。在中国历史中的古代画论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并将此概括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艺术”是人类生活情感的表达。其主要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问题,而不是解决对生活世界中的科学认识及其他物质来源。因此,大家欣赏一件艺术品也决不会想从中得到物理而化学方面的道理或化学方面的反应,而是想更深去接近与领会宇宙人生的美好,更懂得体会人类生活中的悲伤与欢乐,更好地去感受与体会这短暂人生所付给人类的丰富多彩。因此,艺术是艺术家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经验与思想及心得体会的汇总与凝结,也就是说绘画艺术的价值其实是在于艺术家这些“体会”的价值。如果没有深刻、独到的“体会”,不管用什么样高级的技巧及方法来表达那些所谓的经验与思想及心得体会,也难以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因此再一次说明艺术的价值归根于艺术家对生活那些深刻、独到的“体会”本身的价值。人们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可歌可泣的感受,而艺术家与平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歌”、“哭”以后,还要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和欢乐,然后加以表达,使之与人们共享,使之成为永恒,这种“感受”和“体会”,这种“灵魂”的提炼和升华就形成了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意境”。我们说要“意境”就是要紧紧抓住这种“意境”而写之。我们和主观唯心论者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知道:这“意境”的来源是作者的生活实践,以及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情”,所产生的切身“体会”,所产生的思想和心得,是提炼和升华的“意境”,而非客观生活本身。在中国清代时期的扬州有誉称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解,他的咏梅诗中曾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上句说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人们一睁眼睛就接触到千万朵在自然界生长的梅花,但那只是生活的映象,而不是艺术。而第二句是你对其中两三枝产生了特殊的感动,开始了“赏心”,使之所以在千万朵中选择了这两三枝。

艺术从生活中来,又不等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现实生活中人思想的反映,艺术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应当比现实生活更为高尚、更为典雅、更为理想。也就是说,艺术要求的是典型化、理想化,对生活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对外表现出来的形式,创造出比现实生活更美好、更理想、更富有诗意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李可染先生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勉励自己一面继承中国传统,一面要有胆量,敢于突破,敢于创造。胆虽可贵,然而光有胆不够,还要有魂;魂者“意境”也。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身临其境,方得其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深刻的认识对象,才能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有赖于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对虾的认识渐渐深了、全面了,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局在胸、胸有成竹,白纸青天,造化在手,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活的生命。“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艺术家熟练地掌握艺术规律、表现方法和技法,并且使它完全听命于思想感情,运用灵活、丝毫不觉得受约束;真正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技法已经不是创作的主要问题,往往像忘掉了技法,才能把全部的思想感情贯注在作品中。音乐家不是靠技法去演奏,而是用整个思相情绪去演奏,也不是在想着四分音符还是八分音符,画画也是如此。“意境”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不可能画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要获得我们时代新的意境,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二是对我们的时代生活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客观现实、最本质的美,只有经过主观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和艺术加工,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蕴含着时代“意境”的中国绘画作品。

上一篇:明代古琴曲中历代的珍存 下一篇:戏曲改革面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