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房地产测绘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2 03:46:57

加强房地产测绘工作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 要】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房地产测绘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对房地产测绘机构进行资质审查,控制市场准入;而房地产测绘单位就将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严格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步入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测绘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不断提高测绘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质量;管理;体系

一、立足质量第一观念,狠抓质量意识教育

抓工作质量要从抓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入手:首先要抓测绘单位部门领导的质量意识,部门领导的质量意识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部门领导的质量意识强,这个部门的质量就有人抓、有人管,各项管理制度就能得到落实。在抓好部门领导的质量意识的同时,也要大力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与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职工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是形成产品质量的一部分,不断提高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和遵守质量法规意识。

在抓质量教育的同时,工作中还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质量与市场的关系,抓好了质量就是抓住了市场,优质的测绘成果就意味着对测绘市场的占有;二是质量与法规的关系,质量必须满足国家相应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的需要,达到国家房产测量规范标准的成果质量才是真正的质量;三是质量与科技的关系,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可大大减少测绘的中间环节,缩短作业周期,尽早提供测绘成果报告,而且也可以缩小误差的积累,不同程度地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保证测绘质量的提高;四是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质量意味着效益,而单位没有经济效益,软硬件跟不上,人心涣散,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五是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注意测绘产品价值形态的质量,尽力降低质量成本,以最少的投入获得高质量的测绘产品,即使项目收费偏低,成果质量标准也不能低。要确立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的经营理念。

二、提高队伍业务素质,抓技术培训

就房地产测绘单位来说,当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技术培训,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单位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培训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从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经费上抓好落实工作;培训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同的职工培训的内容又有所不同。

1、作业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作业流程和房产测量规范的理解和掌握上,尤其应当加强对全站仪的操作使用、数字化测图、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AutoCAD 技术以及住宅建筑设计图纸的辨读等重点项目的培训上,使他们能够解决日常测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规问题。

2、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是生产中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技术指导、产品中间过程把关的重任,项目负责人的培训除了使其掌握相关房地产测绘新技术外,还应当让他们熟悉测绘项目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标准。要有意识让有潜力的项目负责人担当大型房地产测绘项目的技术负责,让他们更多地接受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发挥才干、积累经验。

3、质检人员。质检人员的职责是把好产品质量关。对质检人员培训的重点,应使每位质检人员熟悉质量把关的过程、关键结点、依据的标准及产生的具体质量记录,并能认真严格地执行。另外,要利用质检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及时开展专题讨论,总结质检工作的成败经验,扬长避短,以此来逐步提高质检人员的质检水平,确保成果质量。

三、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竞争能力

要提高测绘成果的技术含量。首先,不能墨守成规,要用辨证的观点去评判原有的技术,不断改进创新;要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提高成果质量和缩短作业周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适用于房地产测绘生产的建筑面积计算、公用面积分摊和测绘成果管理的计算机软件,以此来减少人工计算的随意性和差错率,提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要针对市场对房地产测绘产品的需求不断做客观地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提出技术创新的目标和措施。在单位的管理工作中,要大力扶持新技术的应用,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职工进行技术创新。

四、建立科学的质量体系,积极推进质量认证

房地产测绘市场化后,房地产测绘单位立足的根本就是房地产测绘产品的质量。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追求满足用户的需求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质量体系来向用户证明测绘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此外,随着房地产测绘管理体制的改革变化,房地产测绘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客观上也要求房地产测绘单位要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来改变原有管理方法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来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

通过对房产测绘质量管控工作,可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权限和配合方法,理顺关系,分清责任,加强协调,使本单位的质量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社会信誉度,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上一篇:新形势下建筑业农民工管理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