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外写生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6-01 05:13:16

美术课外写生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怎样靠我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呢?校园写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它是发展学生视觉写实观察和表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写生是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学习美术的一种特有方式,在美术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锻炼绘画造型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走向自然,走进风景,面对生命的各种仪态,被震撼的不仅仅是视觉,而且还应该有心灵。不向自然学习,艺术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生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不言而喻。

所以课外写生是我们高中绘画教学中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课外写生在训练色彩感受和和表达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是我们在室内的静物写生和人物写生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写生还是绘画创作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高中美术课外写生课,是让学生进行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和评价美的教育课程。美术写生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进行静物、人物、风景写生是很有必要的。

室外写生课对高中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课外写生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写生课是让学生进行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和评价美的教育课程。由于大多数的课程学生必须在教室里面进行,学生在教室里面坐的时间长了以后,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多一些安排室外的活动,美术课就一回室外写生的氛围,亲自体验与大自然的接触。如果师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在自然环境中上课讲解,然后画建筑、画花草、画树木,画他们学习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慢慢掌握写生的基本要求,使他们知道立足于不同角度,就可以画出不同画面,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促进了积极开展的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能力。

2 课外写生课可以弥补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好蓝本,但“书上得来总觉浅”,书上是理性的,甚至是缺乏生命感的。真正能融入生命并有切肤之感的,是要学生能真切体悟。所以必须有实践去亲自体验和感受。室外写生课可以弥补美术课中书本单一或没有的知识。写生基础知识,包括作画的方法步骤、构图、比例、透视、明暗调子、色彩知识等,这些基础知识虽然较枯燥,但营养丰富。老师要采取灵活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反复训练学生巩固与理解写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视觉可以看到的,经过观察思考和一些趣味性的表现活动是可以让学生理解的。

3 课外写生课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

高中生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在此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情操、加强理解、拓宽视野等方面心理教学过程和视觉感受再提高的过程。美术创作的根本源泉是真实的生活,只有通过对真实生活的切实体验和感知,绘画创作才能具有感染力。课外写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与生活、与对象之间的直接性,使它能够积累大量原始的、丰富的素材,为今后创作提供了启发和内容的源泉。

如果师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在自然环境中上课讲解,然后画建筑、画花草、画树木,画他们学习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慢慢掌握写生的基本要求,使他们知道立足于不同角度,就可以画出不同画面,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促进了积极开展的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能力。

4 课外写生提高学生对绘画空间的处理能力

空间的表现是绘画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绘画的空间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追求自然深度的幻觉,表现形体的立体形态。绘画的空间是通过焦点透视、明暗法等手段来实现的。首先,通过课外写生实践绘画的透视原理。在课外写生的练习中,通过把课堂中的透视理论结合实际景物透视的近大远小的变化现象,锻炼学生准确的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使形象更具有空间感和距离感,这样的练习促进了学生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其次,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练习中不断提高准确把握物体的比例关系的能力。任何特定的形体结构都有自己特定的比例。比例关系是形体结构的存在的形式法则,写生练习是提高学生对物体目测的准确把握,处理好比例关系就能使画面具有错落有致的美感。最后,通过写生提高对远、中、近三景的处理能力,认识写生中远、中、近三景的处理对表现画面空间感及表现绘画意境的重要作用,在训练中让学生根据景物的远近用深浅不同的明暗进行表现,并尝试着根据主体的需要来表现背景,使画面显得丰富、生动有层次。

总之,写生教学中,学生在对对象观察、感受、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段而表达出自己对有趣事物的认识,通过动手作画,强化了视觉记忆,通过动脑分析,培养了思维能力,尤其是风景写生教学,师生轻松沟通,指点间美好自然沉积于胸,同学相互观摩,嬉戏中生动风景跃然纸上,加之户外空气新鲜、天籁和鸣,无论形式内容,教学的全过程都流溢着家乡风土人文的淡然馨香,实践了人与自然相互浸润的高度和谐。

上一篇: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探析 下一篇:培养学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