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6-01 10:10:28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天津体 育学院网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球速实验进行测试,用 以评价核心力量训练对专项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专项训练中 的发球球速和正手击球球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力量;网球专项训练;球速

中图分类号:G8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125-03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Ac celerating Ball Velocity in Tennis

ZHANG Zhiwu1,JIA Xiaoqiang1,LIU Shijun2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Tianjin Univer 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 st atist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method of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w ith the subject of tennis players from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It conductsthe experiment on the ball velocity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ore strength trai ning on special qual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an accel erate both serving ball speed and forehand hitting speed.

Key words: core strength; tennis special training; ball velocity

纪斯超在1998年出版的《网球入门快捷方式》一书中认为:力量是网球运动的重要身体 素质之一,有力地抽球,凶猛地高压球,都需要良好的力量素质。网球比赛击球的成功率关 系着比赛的胜负,而成功率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从比赛训练中看出技术动作的稳定对成功 率的极其重要的意义。网球技术的稳定性是通过全身协调用力的动作来完成的练习。因此, 发展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协调性是非常必要的,有了稳定的技术动作做保证,在高强度的网 球比赛中,才能很好的完成战术意图。为了实现稳定的技术动作,就需要一种可以训练全身 尤其是核心部位(躯干部位肌肉)协调性的训练方法。传统的力量训练仅是针对速度,耐力 ,爆发力等单方面因素进行的练习,并没有对协调性的提高起到直接的作用。在搜寻大量文 献后发现,核心力量强调的是核心稳定性,所谓“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 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 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核心力量的特点符合网球专项训练中的实际需要。对于相对基础薄 弱的网球运动员来说,适当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并且主动的将训练的成果应用在比赛中, 能够很好的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自信心;同时,核心力量训练还可有效的提高网球训练课 的训练质量。基于这样的认识,加强网球专项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训练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 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天津体育学院网球专项队员20名(网球 运动等级为二级以上)。

1.2 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按照预先制定的快速力量训练方案对 研究对象进行训练。

1.2.1 核心力量训练方案网球的核心力量训练以生理学、运动生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解 剖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专家调查结果,将网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 和方法进行教学实验。选取了访谈专家的同意率均大于(86%)的12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施 加内容:

X1 闭眼单腿半蹲支撑;X2 15次瑞士球俯卧挺起;X3 15次瑞士球撑姿收腿;X4 15 次瑞士球转髋所用;X5 15次瑞士球屈腿举球;X6 15次瑞士球背桥;X7 15次跪地前 伸;X8 15次侧身直腿举球;X9 15次瑞士球上蹲起练习;X10 15次弓步后腿撑球 双手举哑铃蹲起;X11 15次站立平衡盘抓举杠铃蹲起;X12 15次分钟坐姿单臂 后拉所用的时间。

每周练习3次,课程的时间30 min左右,间隔时间2~3 min,技术均由同一专项教练教 授,发球技术采用平击发球。

1.2.2 实验的控制因素实验要求除施加因素外,还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条件基本对等,以此比较施加因素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状况、训练年限、运动级别以及精神状 况等进行了严格控制。

身体状况:首先对实验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了解实验对象下肢、 腰背部等是否存在伤病。对于有伤的运动员或普通人应当排除出实验对象之列。

训练年限:对于参与实验的运动员,在训练年限上要

投稿日期:2009-11-12

作者简介:张志武,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求,差别不大于2年。尽量选取了训练水平接近的运动员参与本实验。

精神状态: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实验对象精神状况的变化,通过鼓励等语言激励,使 实验对象的精神状态接近最佳,在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下参与训练和完成各项测试。 除了上述条件控制以外,对训练条件的控制也至关重要。训练过程中,参与训练指导的教练 员要清晰讲解动作要领,明确布置训练任务,使实验对象能够充分领会训练意图,积极配合 训练,以最佳的状态去完成训练任务。

2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球速的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2.1 有关网球球速测量的说明发球和正手击球技术动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节奏感和连贯性,即整个动作要协调, 其实整个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生物运动协调链。这个生物运动协调链,是从腿到跨部、胯转到 腹肌,转到肩,肩传导到手臂上肢,然后球拍加速,是一个逐步加速的、协调的生物运动链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本着运动链(动力链)理论,在完成技术动作过程中,将参与完成动作 的肢体连成一个“链”,参与动作完成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则是链上的一个环节,技术动作 的完成是依靠动量在各个环节间的传递实现的,核心力量就是在动量在动力链的传递过程中 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上下肢的动量传递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坚固稳定的核心 稳定性可以将来自地面的力量有效传递至上肢,以达到对上肢或所持器械的最大加速或减速 的作用,也可以将上肢动量传递给下肢,调整下肢肌群对地面的作用力度,从而提高上下肢 或技术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所以核心力量训练提高网球发球和底线击球的球速。

表1 对照组实验前后发球球速的结果

项目发球球速FB高新123.0125.0李桂林139.0140.0卢杰138.0139.0王蒙143.0147.0冯超138.0139.0苏瑞斌142.0142.0高鹏134.0135.0王中毅128.0128.0杨鹏141.0142.0侯锐137.0138.0注:F为实验前,B为试验后,单位为km/h。以下各表同。

表2 实验组实验前后发球球速的结果

项目发球球速FB王雨辰139.0144.0陈腾138.0142.0王立杨129.0137.0王恒131.0139.0刘学强131.0141.0郭晓宇136.0139.0史毅143.0154.0张英北133.0143.0刘海龙126.0138.0刘轩139.0145.02.2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球速测试结果的分析

2.2.1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发球球速测试结果的分析 网球专 项训练试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核心力量训练前发球球速的“方差分析”(表5)。

表3 对照组实验前后正手击球球速的结果

项目正手击球球速FB高新88.090.0李桂林85.088.0卢杰87.089.0王蒙91.094.0冯超96.095.0 苏瑞斌90.091.0高鹏93.095.0王中毅93.094.0杨鹏95.093.0侯锐92.091.0表4 实验组实验前后正手击球球速的结果

项目正手击球球速FB王雨辰92.096.0陈腾91.097.0王立杨90.092.0王恒92.095.0刘学强91.094.0郭晓宇95.097.0史毅91.094.0张英北89.092.0刘海龙91.095.0刘轩90.096.0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网球发球显著性对比km/h

指标实验组实验前 实验后对照组实验前 实验后组内比较实验前 实验后组间比较实验前 实验后发球 131 139 129 133p0.05p>0.05P

2.2.2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底线正手击球球速测试结果的分析 分析从表6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网球运动员经过14周核心力量训练后正手底线击球球速 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

表6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网球正手击球的显著性对比km/h

指标实验组实验前 实验后对照组实验前 实验后组内比较实验前 实验后组间比较实验前 实验后发球

(km/h) 86 94 88 92p0.05p>0.05P

3 结论与建议

1)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的发球球速和正手击球球速都有着一定程 度的提高。

2) 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有它自身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是永恒的和绝对的;在体育教学活 动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勇于尝试、敢于打破传统和常规,去发现和找寻更有利 于运动技术学习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在对网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应在训练中要注意改变训练手段的策略,提高训 练的趣味性,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训练的质量。并随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 高,不断调整训练计划,使之更为合理有效。

4) 本文仅对核心训练法在力量训练实践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由此引发的 一些问题,希望能在今后能够继续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核心稳定力量训练[J].体育科学, 2007,(9):封三.

[2]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8):24-26.

[3] 刘继领,王玉兵,傅企明.瑞士球在增强人体核心力量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教 练员,2006,(3):32-33.

[4] 闫小英.核心区的秘密[J].科学健身,2006(3):26.

[5] BEN KIBLER W,PRESS J,SCIASCIA A.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e f unetion[J].Sport Med,2006,36(3):54-57.

上一篇: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 下一篇: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