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本朗读指导策略

时间:2022-05-31 03:45:02

小学生文本朗读指导策略

(淮安市青少年宫,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但目前的小学生朗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对朗读逐步失去兴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师的普通朗读要求,教师可以从明确朗读目标、解决常见朗读问题、适当渗透朗读技巧、根据文本确定朗读目标、恰当选择朗读形式等方面入手,在实践与守候中等候蜕变,让朗读指导真正落在实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感情;技巧

一、小学语文朗读现状

现状一:早读课,学生们正襟端坐,双手捧书,看上去极是齐整。可一齐读,拖腔拉调、绵软无力,唱读之音充斥于耳。再细观表情,或双目无神,只对口型不出声,或拼尽全力,以嘶喊努力营造出“书声琅琅”的假象。

现状二:公开课上,教师预设多种朗读方式: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一堂课下来,看似热闹非凡,可细细听来学生的朗读效果并无太大提升。朗读成了只求形式不求效果的花架子。

当学生朗读变成“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时,就意味着教师的朗读指导方法和学习要求出现了问题。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把握“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正确”是朗读的基础,“流利”是朗读的条件,“有感情”是朗读的展示。在学习中,对学生明确地提出“正确、流利”的要求,其实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迈着更加稳健的步伐往“有感情”的目标前进。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重视读,在课堂里也要留足时间,把对课文繁冗分析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充分地读,响亮地读,入口入心地读,切不可匆匆过场、流于形式。

二、常见朗读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添字、漏字、改字。学生在朗读时添字漏字无非是两种原因:一是预习不充分,对文本不熟;二是已形成一定的流利阅读习惯,使学生遇到“绊脚”词语,便自然而然避开去(漏字),或寻找其他自己惯用的词语替换上去(添字、改字)。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对课文的难易程度、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才能有的放矢,是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是降低标准,仅要求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除此之外还要对班级学生的朗读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分层次提要求。当这样的朗读要求形成习惯时,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根据教师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朗读目标,使自己的朗读从随意的状态转为正规化,努力做到“正确、流利,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逐渐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问题二:唱读、拖读。有的学生读书时带着长长的拖腔,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感情抒发;文章的词句被破坏,节奏被扰乱,更谈不上语气和语调,这些都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的朗读要求上寻找原因。幼儿阶段是儿童唱读习惯养成的萌芽期,儿童在幼儿时期接触的童谣和儿歌内容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易唱。因而在幼儿阶段,儿童就养成了唱读的习惯。在升入小学后,很多学生将幼儿园的读书习惯带入小学。如果不及时纠正,就等于默S了这样的唱读习惯,学生们就会将唱读一直继续下去,等到中高年级再纠正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唱读、拖读现象在低年级就要予以重视,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在平时朗读课文时,也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倾听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对象交流意识。引导学生像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文本朗读指导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淡化朗读技巧的刻意传授,但在平时的朗读指导中,可以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适当渗透轻声、儿化音、重音、停顿和一些特殊语言技法的朗读技巧。如“轻声”“重音”“停顿”“拟声”“角色扮演”等,这些技巧在朗读中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只有在朗读中互相配合、协调统一,才能使整个语言自然、和谐,真切感人。教师只要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语言的魅力,让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

虽说朗读的使用范围很广,凡是文字读物都可以朗读,但小学课文类型丰富,体裁多样,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合“有感情”的朗读。苏教版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学生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对有些课文提出“有感情”的朗读目标就显得勉强,例如科普说明文就不适合有感情朗读,只需读得正确流利。

教师作为朗读的指导者,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确定预期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目标。教师朗读指导的过程设计应该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学生委身于教师的设计。

四、文本朗读的指导策略

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引导朗读,不妨去“问问”教材、“问问”学生。

(一)问教材,定形式

1.根据课后练习,确定朗读目标。读的目的决定读的形式,一切都要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在研读教材时发现,编者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每一课都提出了不同的朗读训练要求,不再拘泥于过去笼统概念的“朗读课文”。如:“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游览图,再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课后“练习”是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指引我们更好地使用教材、指导朗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妨多多关注这些提示,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读。

2.根据朗读目标,确定朗读形式。朗读的形式虽然纷繁多样,但不同形式都有不同的功能及适用范围,教师应结合朗读目标予以恰当选择。例如,当阅读文本为对话时,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分角色朗读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朗读方式,既能满足儿童的扮演欲望,又能在扮演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充满趣味性,且朗读效果佳。但分角色朗读,教师要注重引导,必要时还要加以示范,也就是教师的“范读”。

(二)问学生,定形式

1.“引读”――引发学生情感。教师的引读具有启发想象、指引思路、指示性质的作用,它的精髓在于“以引代读,寓讲于读”。教师在引读时赋予强烈的情感,以引发接读学生的感情,奠定情感基础。

2.范读――树立朗读榜样。“范读”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语言展示给学生、生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学生朗读不到位、阅读文本有一定难度时,教师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指导。但“范读”是一把双刃剑,读得好对学生朗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读得不好,则适得其反。教师读不好,可以请读得好的学生来范读,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朗读水平,并且要尝试着提高自己,否则不要轻易地谈“范读”。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范读应对学生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如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3.默读――带着问题思考。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因为不影响他人,不受环境限制,在生活中应用最广;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得多,可以大量阅读,可以博览群书;最重要的是,默读时可以静心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最宜采用默读的方式。

曾经有人这样问:“语文朗读的真正亮点在哪里?”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文本朗读都要为学生学习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赖正清.对小学朗读的多元解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5,(4).

[3]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4]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上一篇:探讨“以人为本”改善青少年体能现状 下一篇: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