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5-31 03:10:36

产前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凝血5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23例产前孕妇与120例非妊娠妇女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妊娠期妇女的PT、APTT和IN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妊娠;产前;凝血5项

妊娠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生长的过程, 所以产前孕妇凝血功能的检测特别重要。在产前检查时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厚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和D-二聚体(D-Dimer), 用于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的变化, 避免和减少出现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12个月内123例孕妇为实验组, 平均28.1岁, 平均孕周38周。2011年12个月内12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 平均29岁, 对照组的妇女身体健康, 近2周无服药, 无血液系统等疾病。

1. 2 仪器与试剂 检测仪器为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质控品随检测样本一同测定。

1. 3 标本处理 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凝血功能专用抗凝管采静脉血2 ml , 3000 r/min离心, 分离血浆。血浆无脂血、溶血及黄疸现象。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分别测定PT、INR 、APTT、Fbg及D-Dimer。所有标本均在采集后2 h内完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以P

2 结果

实验组妇女的PT、APTT和IN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凝血功能在妊娠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妊娠晚期会朝着高凝的方向发展[1]。在妊娠3周左右血液中的凝血因子I、Ⅱ、V、Ⅶ 、Ⅷ 、Ⅸ 和X逐渐增多, 同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也开始增多, 当发生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羊水栓塞等产前意外时, 就会容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在分娩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组织损伤, 母血中病理性凝血酶生成, 形成广泛性微血栓,诱发DIC, 此时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被消耗, 从而激活纤溶系统, 血液从高凝变成低凝状态, 产妇容易出现出血不止, 从而影响孕妇和胎儿生命。因此产前孕妇凝血功能的检测特别重要。

PT、INR、APTT、Fbg和D-Dimer的测定能有效的反映孕妇的凝血功能。 PT是反映血浆外源性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I、Ⅱ、V、Ⅶ 、X水平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3];INR是国际标准化比值, 采用INR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定的PT具有可比性, 统一判断治疗效果[4]。APTT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查检测,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Ⅷ 、Ⅸ、Ⅺ等的水平。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妊娠晚期孕妇的PT、APTT、INR减低。 PT明显缩短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倾向, 可能与凝血因子Ⅱ、V、Ⅶ 、Ⅸ等增加有关;APTT明显缩短可能与凝血因子Ⅷ 、Ⅸ、Ⅺ等增加有关。Fbg是一种糖蛋白, 可以在凝血酶的水解下, 最后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参与止血过程, 此外, Fbg在血小板的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被激活时, 其膜上形成纤维蛋白原受体GpⅠb/Ⅲa, 通过纤维蛋白原的连接作用形成血小板聚集体, 最终成为血栓[5]。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通过纤溶酶的作用后生成的降解产物, 与继发性纤溶激活相关,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如高凝状态。本实验中, 实验组Fbg、D-Dimer升高, 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妊娠期间, 雌激素水平随孕周增加逐渐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Ⅶ、Ⅷ 、Ⅸ、Ⅻ及激肽释放原的增高, 妊娠晚期D-Dimer和Fbg显著升高, 使妊娠晚期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极易诱发DIC及血栓性疾病[6]。因此检测妊娠晚期孕妇的凝血5项变化, 有利于临床预防DIC等出血性疾病, 所以产前孕妇凝血功能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4.

[2] Bulent OY, Ricardo A. Ovarian and adipose tissue dysfunction in polycystic ovarysyndrome: Report of the 4th special scienfific meeting of the Androgen Excessand PCOS Society.FertilSteril, 2010, 94(2):690-693.

[3] 苏丽艳.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1(8):1350-1351.

[4] 王萍,李芳,甘露,等.稽留流产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l(5):662-663.

[5] 唐万兵,蔡杰丹,韦深,等.临床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变化的研究.血栓与止血学,2010,16(3):121.

[6] 黄衍锋,郑望春,叶晓涛,等.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28(10):897-898.

上一篇:15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分析 下一篇: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