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

时间:2022-05-31 08:54:23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

摘要: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还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甚至也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优势,这基本构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症结所在。针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人才 物流系统 物流信息化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第一、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丽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第二、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第三、物流渠道不畅。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第四、服务功能不全。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第五、物流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二、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措施

(一)加快产权改革激发物流企业的活力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是从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实践证明它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彻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上市,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二)强化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力

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时间、价格及安全性。现今大部分企业认为在当地没有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首先指的是物流企业不能够满足其以合理价格将产品在指定的时间内运达各地的需求。这反映了企业对物流公司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保证低廉的价格;二是保证时间;三是网络健全,能够承担企业大部分或全部不同方向的运输业务。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具备一定规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才能合理地最佳地实现资源配置及健全经营网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加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完善和发展,不但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坚实可靠的基础。现在世界上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使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使企业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尤其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所以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就显得愈发重要。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要双管齐下,大力抓好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这样作既可以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四)加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人员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物流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文深.对国内第三方物流现状的几点浅见[J].商业经济,2009(21)

[2]邢凯.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5)

上一篇:铁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与侦查对策研究 下一篇:投资方控制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