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音乐课堂的一点建议

时间:2022-05-30 10:38:10

对初中音乐课堂的一点建议

摘要:教学形式浅谈:

1.提倡因材施教。剖析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存在的错误现象及矫正的基本对策。2.师生民主合作。从老师要改善态度,做个民主、宽松的设计者入手。3.注重实践。

教学方法论之:

1. 借讲故事,说明道理,激起兴趣(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2. 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以让学生分辨字条字体为例);3. 创造气氛,使学生进入欣赏角色(把握好新课导入);4. 利用对比,设置疑问,激情引趣(可分组查资料,集体排演,而后对比结果)。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民主合作 注重实践 激将法 造气氛 讲故事明道理 用对比设疑问

目前,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捷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而这一切则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中学的音乐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全日制义务教育“前言”部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音乐;――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音乐;――不同的人在音乐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突出教学重点,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首先,我们就教学形式浅谈之。

第一 因材施教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这四句话一直是我的教学宗旨。这一宗旨时刻提醒着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同时也体现了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顺应了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普遍存在着此等现象:

1.在情感心理上,对全体学生亲疏有别,厚此薄彼,不能够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老师往往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满意的学生过分偏护,对不满意的学生疏而远之的情感态度。教师不能与每个学生公平民主地相处,这样就对一部分不受老师喜欢的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阴影,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受到了打击,从而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了厌倦。

2.在实际行动上,把精力放在极少数“特长生”、“优等生”身上,对他们寄予厚望,有意无意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公开课上尤为突出。老师们为了顺利地上好一堂音乐公开课,总是喜欢请班里那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回答问题。课固然上的顺利无比,可是整堂课却成了优等生的舞台秀。而其余学生却学的索然无味。

以上这些错误现象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

基于这些错误现象,矫正的基本对策是:根据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品格、性格、意志力、情感、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着眼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教材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来指导学生。

我们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从而更有效的展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第二 民主合作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要引导他们主动的钻研。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首先老师态度要改善。包括:会微笑、要积极、会倾听、要和善。更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即你的气质、得体的语言、你的激情和真正对生命的关怀去吸引并指引每一个孩子,感召和感染每一个学生。

其次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如在学生讨论或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构建“以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课堂状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

2.做个民主、宽松的设计者。

在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做到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我们要多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发现、思考、想像,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突出教学中的双向性、互动性,使师生形成“亲和”,使教与学方向统一,定可事半功倍。

第三注重实践

体验、实践,有益于促进、提高学生学好音乐的热情。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例如欣赏《黄河船夫曲》,当学生了解到黄河的悠久历史,看到壮阔的图片景观时,必然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听着高亢激昂的《黄河船夫曲》,看着船夫们同风浪搏斗的画面,丰富的文化激活了音乐的情感。此时让学生朗诵光未然激情澎湃的诗句,便更会情真意切了。

基于以上对音乐课堂学习兴趣激发的重要性的阐述,我们还要知道:音乐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这门学科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门类的特殊性,具有不准确特点,有情感特点,又有弥漫性特点,因此学习音乐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的特点。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应当避免从概念学习入手,摆脱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要把普通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迁移到音乐教学中来。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感性到理性,然后再回归感性的基本学习规律,从而有效地将双基教学的实施融入音乐实践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技能。

结合教学实践、课堂观摩,全市音乐教师的调研以及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座谈交流中,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在实践中运用最为有效的:

一、借讲故事,说明道理,激起兴趣

中学生对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较为关注,对剧中人物情感变化也甚感兴趣。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一开场就要为同学们讲述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欣赏完整个乐曲后,有的同学为梁祝美好纯真的情感不禁潸然泪下,有的为两位当时年轻的曲作家能创作如此动人的民族交响音乐而骄傲。

不少学生对高水平的歌唱家的演唱不感兴趣,而对那些水平非常一般的“歌星”却表现得出奇的狂热,其原因就是声乐知识贫乏,良莠不分;缺乏良好的欣赏习惯。在讲授声乐欣赏时,可以这样讲:

某村有几个人去北京旅游,当他们游览故宫时,看到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建筑兴致勃勃地说:“漂亮,确实漂亮,不过太浪费了,花这么多钱去建这房子,就是让我们看一下,收点门票,什么时候才能收回这建房子的钱呀!”(教室里响起一阵笑声)

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笑?”

学生答:“他们实在无知,一点历史知识都没有。”(课堂气氛更活跃)

“是的,可以说他们是历史盲,但是在我们同学中间,也发生过和那几个人相似的笑话呀!”

把话题一转,引出第二个故事:“重庆有几个初中的学生,听说香港歌星刘德华来渝开个人演唱会,没钱买门票,于是到医院去卖了700CC的血,买了门票,但是在欣赏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演唱《牧歌》时,却说这一点也不好听,叫老师放刘德华的录音带。”

“两个故事,两组人,故事的内容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相同的,都是‘盲’,不同的一个是历史知识盲,一个是音乐知识盲。同学们,不能再出这样的洋相了,还是多学一点知识吧。这堂课讲的是歌曲欣赏,请同学们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去体会那美妙的声乐艺术吧!……”

教师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像一块敲门砖,敲开了声乐艺术欣赏之门。

二、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目前有不少学生不愿学中国民歌,在教黎族民歌《五指山歌》时,学生说这是“老古董”,不愿学。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好三张写着“中国民歌”四个字的字条。第一条是请一位书法家写的,另一条是一般水平,第三条是写得很差的,导课时,我问学生,哪条字写得最好,哪条最差。学生一下子就正确地分辨出来,并且表现得非常自信和兴奋,于是我把话题引到音乐上来说:

同学们,刚才的辨别非常的准确,因为我们念了八年书了,字写得怎样才算好,大家基本上知道。音乐就不同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没有学好这一科,我们的音乐知识知道得不多,什么叫民歌,民歌怎样产生的,民歌的分类,民歌的艺术价值、音调、节奏、速度、力度、演唱风格,都知道得很少,所以无法分辨哪些好,哪些不好,以为民歌是“老古董”,不愿学,要学流行歌曲,这就像一个刚刚会爬的婴儿,常常会把很好的苹果丢掉,却把不能吃的乒乓球放进嘴里,这是他们对食物的无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民歌,请大家不要把苹果扔掉,把乒乓球往嘴里塞了!

幽默的比喻,引出了学生不服输的心理,于是他们认真地听课,《五指山歌》终于征服了学生。

三、创造气氛,使学生进入欣赏角色

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音乐理论性问题也开始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面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具体在教学领域要打破原有的传统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的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这里我认为,设计好音乐课的“开场白”,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演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关于课前开场的形式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开场;可以以配乐诗朗诵开场;可以用卡拉OK形式开场;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开场;可以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场;还可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开场。

教师富于表情的导语,给学生创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学生很快进入欣赏角色,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歌唱家的演唱艺术。

四、利用对比,设置疑问,激情引趣

在学习民间音乐之京剧部分时,可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查找“生、旦、净、丑”和“唱、念、做、打”的资料,然后集体排演。在课堂上同学把各自小组查阅来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学生在组里各自发挥所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的价值都得到了体现,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人文式教学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在教《十送红军》这首歌曲时,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然后让各组进行“汇报演出”,每位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可以获得不同经验,并通过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会出现高低参差不齐,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长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相信在学生心中播下的音乐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教,本无定法,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在剩下的空间里教出自己的风格。每节课后要自我总结,自我的评价。只有善于总结进而才能学习提高,更大地激发师生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我。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新的辉煌要靠我们用努力和奋斗去重新书写。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融入时代,顺应历史潮流;融入学校,顺应学校特点。把握时间,把握机遇……总之一句话: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努力做正确的事。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与高职大班英语课堂 下一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