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驰名商标认定的第二门

时间:2022-05-30 04:59:14

诉讼:驰名商标认定的第二门

驰名商标,品牌的期盼

近日,外型侵权纠纷刚刚平息的奇瑞QQ,又因名字相同而被腾讯QQ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异议。

但据了解,目前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了包括计算机、通讯乃至服装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商标,但并不包括汽车产品。这就意味着,在汽车行业是奇瑞申请在先,而我国《商标法》遵循的正是注册在先原则。腾讯QQ在汽车领域并未取得商标专用权,而且QQ并非驰名商标,根据我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只有驰名商标才能受跨类保护。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腾讯QQ没有在此次诉讼中获得驰名商标认定,则奇瑞QQ通过审查获得QQ商标专用权的可能性很大。

驰名商标又称“周知商标”、“知名商标”。它大体上具有两层含义,即作为商标本身的含义与作为制度的含义。

作为商标,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它有以下几层含义:

1.驰名商标所标识的商品的质量恒定、优良。驰名商标之所以信誉卓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于其商品的质量水平能够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2.驰名商标应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所谓“在市场上”是指驰名商标处于商业使用中的商标。“较高声誉”,是指驰名商标必须获得良好评价。

3.驰名商标应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相关公众”,即指驰名商标指定商品的消费者或其相关行业的人士,它并不要求驰名商标为妇孺皆知。所谓“熟知”,就是指普遍知晓且认知较久,即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作为制度,驰名商标是指驰名商标本身可能获得一种特别保护,是对一般商标保护原则的一种补充。即当一商标在市场已经具有一种特殊影响,以至于相关领域的普通消费者见到该商标时,一般不再对商标本身给予特别的关注就可能做出购买的选择,从而使这种商标的标识作用已经超出了使用它的商品本身。当其他的商品生产者使用与该驰名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生产商品时,同样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及其它方面与生产者的关系产生误认或者混淆的,法律即应对这种使用加以制止,并赋予商标权人请求法律救济的权利。

我国新《商标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又延伸到了这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虚拟空间中,可以说,驰名商标的权力又扩张到了网络领域。即绝对禁止他人恶意抢注驰名商标的域名权和注册、使用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域名。

如:发生在北京的杜邦、宝洁等知名跨国企业,追回自己的中文域名的案件,恰恰正验证了这一点。还有在侵权认定时,如果原告是驰名商标所有人,则行政执法或司法机关判定被告与其商标的近似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且现在对驰名商标还有给予更严格法律保护的国际趋势。

正如上面所谈到的,对驰名商标采取的不限于特定商品类别的扩张保护模式及以立法形式将其禁用权效力扩展至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领域。客观地说,对驰名商标已经给予了远远超出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待遇。

因此,获得驰名商标,不仅是一种荣誉,还可以获得更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从而取得更大的市场优势。但是,在驰名商标认定中,由于一般的企业难以准确把握认定各项指标的尺度,所以在申请认定中会因为认定程序的问题而面临困扰。

商标纠纷认定驰名商标的特殊优势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企业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法定途径除了直接申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驰名商标外,还有以下四种:一是在商标异议程序中一并向商标局申请认定驰名商标;二是在商标争议程序中一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认定驰名商标;三是在商标侵权行政处理过程中,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认定驰名商标;四是在商标侵权民事诉讼程序中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认定驰名商标。

所以,巧用商标纠纷也可以认定驰名商标。

出现商标纠纷也并非都是坏事,比如在新《商标法》和有关司法解释施行之前,国家工商总局的驰名商标评审认定面向全国企业,不仅每个省名额有限,且报送国家工商总局的评审材料多且复杂,花费不菲。但如今如果条件具备,巧用商标纠纷可以颇低的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认定驰名商标。

据统计,仅2004年,工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就依法认定驰名商标153件,其中,商标局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金利来”、“铁将军”等116件,在商标异议案件中认定“斯达舒”等14件,在商标国际注册异议案件中认定1件,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争议案件中认定“梦特娇”。“太太”等22件。另据报载,法院系统近几年在商标纠纷民事诉讼裁定中也认定了“舒肤佳”、“立邦”、“皇室”、“红蜻蜓”、“采乐”等数十个驰名商标。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来临,国际间的市场经济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和复杂,驰名商标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通过商标纠纷来认定驰名商标已是趋势。但总体而言,对此许多国内企业仍然盲视。企业忽视通过商标纠纷、尤其是通过司法程序确认驰名商标的渠道,忽略通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这一具有明显的费用低、时间短的优势和捷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外国企业尤其是美、日、英等国的企业却在我国出台有关新的法律法规之后,大多数商标权利人不但在商标纠纷案件中趁机提出认定驰名商标的申请和要求,而且不论是在行政或司法程序上,都坚持到终局裁定为止,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气势。

行政、司法对驰名商标认定权的效力渐成争议焦点

从调查中发现,实践中的行政和司法对驰名商标认定权的效力已引发争议。除“小肥羊”和“皇室”等几个未注册的商标分别获商标局和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引起关注外,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的驰名商标“21金维他”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一审判决撤销认定,以及西安杨森公司与广东佛山市圣芳公司在不同类别注册的“采乐”商标.在纠纷中分别获不同的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等更引起业界的争论。

在实行法院认定与行政认定的双轨认定机制的同时,就不得不面对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认定冲突。事实上由于1996年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中排他性的表达方式,以及我国行政机构一贯比较强势,法院对驰名商标的认定权显得很不清晰,之前在实践中更未实施过。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的“保护驰名商标问题专家委员会”的倾向性结论却认为鉴于相当多的商标注册机构不具备评价一商标是否驰名或者收集结论性证据的充分能力,不应将认定驰名商标的职权赋予商标注册机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仅要考虑有利于认定驰名商标的证据,而且要考虑相反的证据,比行政机构仅依据一方的证据作出决定更为客观。但法院认定驰名商标与行政认定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冲突,更没必要去完全取代行政认定。在新建立的以定双轨制模式下,行政认定可以继续存在与加强,但只在行政系统内有拘束力。在审判过程中,行政认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即证据的一种来使用。法庭应有权根据双方当庭提交的证据,决定是否采纳行政认定的结果,是否进行司法复核,而没有义务接受行政认定的结果。对未经行政认定的商标驰名与否,法院应当有权直接作出裁决。

也就是说,鉴于驰名商标认定的复审和司法审查制度,商标局和法院对驰名商标认定权的效力是不相同的。商标局的认定权不应具有终局性,而应接受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复审及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相反,中级、高级法院对驰名商标的确定权经过一审。二审判决认定生效后应具有终局效力,确定驰名商标的最终归属。这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法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我国的历史与现状而言,采用行政认定与司法审查相结合可说是个最佳选择方案。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保护驰名商标的前提,但是如何判定一件商标是否驰名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因此,就我国目前的认定标准与认定机构及认定方式而言,亟待建立一套完整。可操作性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

上一篇:广告主绿色营销全报告 下一篇:中国制度的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