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收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5-30 08:46:03

旅游业收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升温,该旅游形式在陕西省延安市已被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为依据,利用1991―2009年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延安市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9年,延安市旅游收入对GDP的长期弹性为0.758066,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旅游收入GDP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协整关系

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牵涉的地域广、部门多。近年来延安市规划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表明发展旅游业已经从行业的、部门的、经济的层面提升到全市发展的战略层面。目前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延安市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延安市旅游产业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于旅游产业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依据自己考察侧重点的不同,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旅游业经济影响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Copeland以及Adams和Pamener针对旅游影响问题提出来一个理论上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估计了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从而展示旅游扩张的结构效应。梁海兰、秦远好(2009)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构建了重庆旅游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模型,得出旅游外汇收入对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李民(2010)采用定量模型对张家界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协整分析,得出国民经济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近年来,延安市规划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表明发展旅游业已经从行业的、部门的、经济的层面提升到全市发展的战略层面。然而,目前对延安市旅游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还相对较少,因而,正确认识和评价延安市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延安市旅游产业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模型的建立和相关样本数据处理

(一)旅游收入生产函数模型

旅游收入对GDP有直接的贡献,而旅游人数影响旅游收入,间接对GDP产生影响。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作为两个影响GDP的解释变量,构建GDP关于旅游收入的生产函数,其公式为:

GDP=k×TRα×Nβ

这里TR为旅游收入;α为旅游收入弹性系数,0

lnGDP=lnk+αlnTR+βlnN

为了准确计量延安市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将上式简化为:

lnGDP=C+αlnTR+U

其中,C表示常数,包含不能被TR解释的其它因素,α表示TR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U表示误差项。该函数公式为一个线性模型,以lnTR作为自变量,lnGDP作为因变量,下面用Eviews5.0软件对方程进行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估算出旅游收入弹性系数 的值。

(二)样本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延安市1991年至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用GDP来衡量区域经济总量,旅游业收入用TR作为衡量指标。为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以1990年为基期,利用价格指数对两个名义变量数据进行折算得到实际变量数据。通过取对数以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记为LGDP和LTR,因为对数化变换不但不会改变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反而能够使其显性化,从而方便构建模型,以求能更好地反映两者之间关系的弹性值。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DLGDP和DLTR。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借用Eviews5.0软件获得了相关计量的统计数值。

实证研究

(一)统计分析

在取得时间序列样本数据后,最首要的问题是判断它的平稳性。为了更好的观察GDP与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进行了序列的描述统计分析,利用eviews5.0软件绘制了时序图,一阶、二阶差分序列图。结果显示变量TR的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GDP的二阶差分序列可能是平稳序列。但需做进一步的单位根检验。我们选取ADF单位根检验法,水平序列显示有时间趋势和常数项,故在检验水平序列时确定选择有时间趋势和常数项,一阶差分序列选择含有常数项,二阶差分序列选择不包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差分序列单位根检验的滞后阶数均以AIC和SC信息准则最小确定。

(二)单位根检验

运用Eviews5.0 软件,根据检验结果,LGDP和LTR的ADF统计检验值均大于显著水平1%、5%和10%下的临界值,说明LGDP 和LTR 都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DLGDP,DLTR还是不平稳的,所以一阶的水平序列是非平稳序列。DDLGDP、DDLTR在1%显著性水平上序列平稳,所以水平序列是平稳序列,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LGDP和LTR是二阶单整I(2)序列。依据上述分析,大致可以判定延安市旅游收入和GDP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单整的阶是相同的。不过要判断出这两个时间序列是否具有协整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构建起旅游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回归残差序列。

(三)协整分析

协整关系存在的条件是:只有当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x}和{y}是同阶单整序列即I(d)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进行y和x两个变量协整关系检验之前,先用ADF单位根检验对两时间序列{x}和{y}进行平稳性检验。

LGDP和LTR为二阶单整I序列,可以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延安市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见表1),可建立如下协整回归方程(圆括号内为标准差):

lgdp=1.236544+0.758066ltr+u

协整方程各检验项均通过,表明延安市旅游经济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拉动延安市国民经济增长约0.758个百分点,说明延安市发展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与残差检验结果说明延安市旅游收入和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为此需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判定延安市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方向,结果如表2所示。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分析:从F统计量数值可以看出,滞后期为1年时,LTR构成LGDP的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为78.90%,说明旅游收入构成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滞后期增大时,这种概率在逐渐变大,滞后阶数达到5年时,概率增加到了87.85%。说明旅游收入的增长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的概率在逐步增大,旅游收入明显构成了GDP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旅游收入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预测作用。滞后期为1年时,GDP增长明显是旅游收入增长的原因,因为从F统计量数值可以看出LGDP不是LRT的概率是0.05455,那么说明LGDP是LRT的概率在0.94545,因此在滞后期为1年的时候,GDP的增长将会带动旅游的发展,进而对旅游收入的增加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滞后期的增大,这种推动作用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滞后期达到5年的时候概率由最初的94.5%降到45.2%,此时GDP的增长构成旅游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并不显著。

结论与建议

旅游收入和GDP这两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图是不平稳的,但是对其求二阶差分后都变得平稳,说明两者存在着某种稳定的均衡关系。

协整分析表明延安市旅游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延安市旅游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拉动延安市GDP增长约0.758个百分点。由此说明延安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拉动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滞后阶数为1年的时候,LGDP明显构成对LTR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当滞后阶数从2变到5时,这种概率逐渐下降,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LGDP对LTR的作用是逐渐减小的,GDP的增长并不能明显的带动旅游收入的增加;而LTR对LGDP的格兰杰原因是明显的,在滞后阶数1到5的时候,概率是逐渐增大的,说明旅游收入的增加会促进GDP的增加,并且这种概率是逐渐变大的。

综上所述,旅游收入对经济存在着明显的促进关系。如何实现旅游收入和GDP增长的协调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在整个旅游经济链中具有起始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影响效果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上。

积极创造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度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制度标志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创造有利于旅游经济运行的优良环境,有助于提高旅游经济的增长点及竞争力,有利于缩小与旅游强市间的差距。只有在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后旅游业才能长足,稳定,有序的发展与壮大。

加强行业管理,改善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旅游收入。旅游部门应当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改善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积极引进并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营和管理方法,对旅游业从业人员提出标准化、法制化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行业服务标准和管理措施;对旅游业加强管理,完善地方性旅游法规,为加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以及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软环境的治理,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实施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战略提高旅游经济总量。树立全新发展理念,多渠道增加旅游收入。协调发展旅游业内部各行业。建立全方位、多梯次的旅游投资主体,调动国家、集体、个人各方的积极性,做强旅游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促进旅游产业与非旅游产业的结合,拉长旅游业的产业链,用旅游业来带动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旅游业的省内协作与省际合作,变短线旅游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实现旅游经济总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红, 李国平.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关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3)

2.李民.张家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J]. 湘潭大学学报,2010(1)

3.张天祀,黄滢晓.欠发达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策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

4.李兴江,党婕.财政科技拨款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相关数据的模型检验[J].甘肃社会科学,2010(5)

5.孙敬水.主编. 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低碳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刍议 下一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