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15 02:35:55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

内容摘要: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企业净现金流的状况将会决定企业的命运,供应链融资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现状的研究,系统地规划供应链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融资 模式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评估,并设计融资方案,运用多种金融组合产品,向供应链上有资金需要的企业进行融资,使得供应链上相关的中小企业得到融资支持,从而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正在成为国际上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要求核心企业具有较高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但要协调节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和电子交易网络等外部机构的支持型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即包括金融服务功能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不再片面强调受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和行业地位,也不再简单地依据对受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而是真正注重并结合其真实贸易背景。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其为出发点,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大,情况也相当复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等方式可以把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归为下面几种: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且缺乏融资多元化的现实条件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生产经营资金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融资方式选择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表现为内部积累、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民间信贷等。这种行为选择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

很多小企业主对于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的愿望并不太强烈,因为在他们当中很多人本身就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在这些企业主看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到目前的境地确实已经不错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有所淡化。并且这类企业在日常管理当中也坚持一个人说了算,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企业就是他自己的,企业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才导致了企业主在日常管理当中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属都安排到自己觉得合适的部门,甚至在和财务有关的事情上都由同一个人完成法律所要求的由多个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就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或者财务混乱的局面出现。如此一来,这些小企业在无形当中把自己的形象给毁了,因为他们的自以为是直接导致了无论税务部门还是银行系统或是其他金融机构都对这些小企业无形中产生了一些偏见,所以不合理的管理将这些小企业推向融资难的境地。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监管系统

小企业的灵活经营是它们赖以应对市场风险的法宝,但也正是它们的优点成了它们在融资方面的限制。许多的金融机构都是凭经验或偏见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划归到缺乏信用的行列,对它们的融资需求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甚至是不作为的态度。即使有一些银行因为向小企业放贷形成了坏账呆账,但它们却也迟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指导或避免中小企业逃避欠款,而是一味依靠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企业都采取统一标准,无论对方是规模多么小的私营企业。另外,尽管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繁荣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也出台了相关的规章措施,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在政策的支持上就明显的偏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民营中小企业几乎都是象征性的,尤其是在政策性资金的拨付使用上民营中小企业是很难得到。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全是依靠市场的竞争实现的,这无疑更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国内不少银行开始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但国内普遍存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整体潜在风险大、企业信息技术滞后、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融资缺乏认识,习惯于从银行获取普通形式的长期贷款,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资源,把融资业务与上下游企业结合起来,针对供应链特点与自身情况安排融资,因而失去了许多融资机会,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国内供应链融资相对集中于汽车、钢铁等少数几个有限的行业,其他多数行业的供应链融资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新业务的开发方面严重滞后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供求双方缺乏采取一致行动以优化供应链融资的内在激励机制。

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行业性指导文件可以依据。已经形成的供应链融资中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企业间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及复杂的债务关系,使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面临巨大风险。据相关权威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则在5%以上。

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举债意识强烈而偿债意识不足。在供应链融资中,不择手段大量套取银行贷款并挪作它用,造成银行资金回收困难。有些贷款企业伪造合同骗取贷款,账款付款人拒绝付款,使得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隐含较大风险。供应链融资涉及不同主体和行为,要求法律对各种行为的责任和权利有相应的法律界定,但我国的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法律的滞后也导致信用体系至今仍未有效地建立。

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导致供应链融资双方出现利益偏差。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缺乏相对可靠的信用保证。作为供应链融资双方在融资时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考虑的是安全、流动、盈利之间的统一,所以对融资本身的程序、抵押或担保方式、融资企业资信状况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而融资企业考虑的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当现金流出现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导致供应链融资双方出现利益偏差,直接制约了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有以下几种基本业务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

(二)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并以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服务。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生产商、下游的经销商、融资企业和银行的参与外,还需要物流企业、仓储监管方的参与,负责对质押品的评估和监管。

(三)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是指将物流与金融集成于一体的一种创新服务,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储的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资产为抵押,与银行合作开展的一种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通仓融资模式包括质押担保融资模式和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在融通仓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是主体,同时也是金融与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也是融通仓融资模式中的受益方。在融通仓融资中,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这需要银行加强监管,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对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慎重选择,使得各方利益最大化。

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对策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的市场条件下,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实践及其供应链融资模式融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重要的是强化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风险防范,创新供应链融资主体,在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与供应链和产业链配套并为之服务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内供应链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还有待加强,缺乏走向世界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亟须政府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一)建立公共金融服务链平台,以替代部分企业财务人角色

尽快建立由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通过这个平台的渠道和信息,银行能够提供包括授信、结算、理财、资金管理在内的全面服务,以替代部分企业财务人的角色。

(二)从企业内部提升资本运营效率,银企共建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拓展,除了需要银行等机构设计出更完善的供应链融资方案与技术,提供更有力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同时还需要企业积极参与银企共建规范的、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力争与核心企业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构建数据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突破供应链融资技术瓶颈

供应链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水平,通过共享信息,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实现链上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整合, 优化配置,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使得物流、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传递与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而且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相关资信评级业务操作,信息查找等功能。

(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健全授信评级体制和贷款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是以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关系为基础的。虽然供应链融资能够有效规避单个企业的风险,但仍然不能消除其中的信贷风险,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是供应链融资的保障。研究制定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同时,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改造,建立健全符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体制和贷款管理模式。

(五)扩展供应链融资领域,促进供应链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

我国目前推出的各种供应链融资方案都是以商业银行为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方式为主,供应链直接融资还未起步。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下的供应链直接融资,困扰我国多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改变,供应链融资才能有质的飞跃。

(六)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供应链融资服务规避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对推动供应链融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物流企业在对动产抵质押物监管,价值保全资产外,还将为银行提供提高信贷担保效率的增值服务,降低和转移银行贷款风险,设置风险防火墙,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物流业的成熟发展,依靠物流企业的资信实力,从物流业入手规避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10)

2.祝文峰,韩克勇. 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型信贷模式[J]. 生产力研究,2010(7)

3.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4.李勤,韩凯.供应链融资的现状与问题:93 家企业样本[J].改革,2009(6)

5.吴群.新形势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战略及其完善 下一篇:谈后危机背景下企业审计现状及其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