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浅析

时间:2022-05-30 07:27:43

商业银行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浅析

[摘 要]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控制的产品创新,形式上实现了银行、信托公司、投资者和融资客户的四方共赢,但它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使投资者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给银行带来潜在的声誉风险。建议把其纳入央行的存贷款统计范围,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产品的信息披露,做好客户风险评估,监管部门要加强宏观监管。

[关键词]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 宏观调控 风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全面实施了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国民经济呈现企稳回升和逐步向好的良好势头,伴随着经济回升,通货膨胀压力凸显,刺激性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在寻求适时退出。2010年初以来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的趋紧,预示着宏观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信贷规模压缩的背景下,曾经在2008年风靡一时的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似有卷土重来之势,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密集发行。

一、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产生及运作模式

(一)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产生

有融资需求的借款客户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商业银行受限于贷款规模控制,或由于受借款客户信用等级或贷款行业投向所限,借款客户的融资需求难以用贷款的形式予以满足。一边是紧缩信贷的厉令,一边是客户急迫的贷款需求,中间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在信贷规模的严格限制之下,银行没有额度继续放贷,但如果不放贷,就会面临优质项目、优质客户流失的危险。于是,“理财+信托”的贷款模式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控制或信贷投向限制的产品创新。

(二)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根据融资客户的需求,寻求与信托机构的合作,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以此设立资金信托,发放信托贷款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与信托机构设计信托产品,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形成信托公司向融资企业发放信托贷款的资金来源。银行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建立单一信托计划,然后再通过银行的渠道向投资客户销售,由此融资客户获得了信贷资金。在这样一个操作过程中,存在两个法律关系:一是银行与其投资客户间的委托理财关系,二是银行与信托公司间的信托关系,实现了个人理财资金与信贷客户的对接。

一般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信托公司是发起人,银行只是单个委托人,但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却不同,真正的发起人是银行,完全由银行操控。从客户的选择、确定到产品的设计、销售,甚至收益的分配,均由银行占据主动,信托公司则处于附属地位。

(三)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四方关系分析

1.银行:除销售理财产品的收入和资金托管收入外,银行一般还会向融资客户收取一定的财务顾问费,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但银行发行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看重的并不是中间业务收入,而是通过信托公司,能够满足贷不到款的客户的融资需求,从而能够锁定一些大的公司客户和优质客户,也因理财产品的销售扩大了个人客户,还可以得到除中间业务收入以外的派生收益。2.信托公司:被银行借用作“平台”,获取投资管理费收入。由于我国对信托计划委托人的门槛设置较高,将普通投资者拒之门外,而在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中,银行汇集客户资金,作为单一委托人,弥补了信托公司高端客户的不足。3.投资者:通过购买理财产品,一般能够实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获得比同期定期存款较高的收益,但由于银行对理财产品不保本和不承诺收益,所以投资者承担了较大风险。4.融资客户:与发行企业债券相比,客户通过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融资审批环节少,效率高。从融资成本来说,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加上其他费用后综合融资成本与贷款相差无几。

二、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潜在风险

(一)银行假信托之名行贷款之实

在银行内部,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完全是按照一般贷款的程序进行的:发行前,银行与借款客户协商,就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期限等设计征求客户意见,由借款客户提出借款需求,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对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等进行评审,银行的计财、授信、会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进行各自业务的评审,经总行信贷管理等相关部门批复后,银行和借款客户签订协议,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募集资金,然后签订信托计划,将信托计划转化为理财产品。因此,可以说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事实上是商业银行规避监管的贷款。

(二)刻意规避宏观调控,削弱调控效果

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是国家从紧货币政策催生的产物,是对国家宏调控制度约束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信托贷款与票据融资不同,并未列入央行对外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统计范围内,而是作为表外业务进行统计,不属于央行调整准备金率的存款范围,不受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再用信托贷款的方式放出去,又规避了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因此,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央行的货币调控效应。银行通过理财产品、信托等方式变相放贷,背离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实际运作中也确实起到了对冲、规避信贷调控和削弱调控效力的作用。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没有限制,使得银行能够在信贷紧缩的形势下,依然可以自如地将资金投向客户的信贷需求。从已经发售的信托贷款型信托理财产品来看,投资的范围甚至涉及到产能过剩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表面上看都是合法合规的运作,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合规的经营。

(三)投资者面临多重风险

首先是信用风险。银行的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最大的问题是将没有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的普通投资者引入直接融资,即银行将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直接转移给理财产品的不具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的投资人。早期的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银行对产品的本金和收益提供担保,无异于变相高息揽存,银行担保被监管部门叫停后,投资者面对的客户信用风险更加突出。

其次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风险。在2008年底,因为央行连续降息,一度出现一大批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未能达到预期收益,新发的产品也纷纷降低预期收益率。在当前利率水平下,这类产品存在预期收益率及实际收益率均不随市场利率上升而提高的风险。

再次是流动性风险。需要投资者格外注意的是,通常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只有借款企业有单方面提前终止权,投资者不能提前赎回,即没有提前终止权。由此可能导致投资者需要资金时不能随时变现,并可能使投资者丧失其它投资机会,或因物价指数的抬升导致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导致实际收益率为负的风险。

(四)银行面临声誉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在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中,银行对信托资金使用的管理肯定没有一般贷款的贷后管理那样严格,但却要承担受托人的责任。一旦发生风险,投资者可能要求银行代为偿付信托本金和收益。而且不少信托资金投向了银行信贷资金不允许涉足的高收益、高风险行业,一旦借款客户违约,银行将承担较大的声誉风险。近年来,因理财产品亏损导致的银行与客户纠纷事件不断增多,甚至酿成,增大了系统性风险。

三、加强规范和引导,促进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健康发展

(一)将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比照信贷资金加强监管

建议将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纳入央行的存贷款统计范围,为宏观调控提供正确的数据基础,合理准确使用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央行窗口指导作用,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行业投向提供正确引导,避免信托贷款投向两高一汰、产能过剩或高风险行业。

(二)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有责任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风险予以充分揭示,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虽然在银行柜台销售,但并不等同于银行信用,受借款客户的不同,潜在着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

(三)银行要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要尽职尽责,正确引导投资决策

投资者投资决策既受限于其本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取决于产品说明书和投资后信息披露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所以,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投资属性确定产品名称,避免带有误导性的称谓,产品宣传材料及合同文本内容要通俗易懂,确保客户能知晓产品研发背景、交易结构、收益计算方式与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收益或损失。商业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等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并定期跟踪和了解客户状况的变化,向客户推销最适合的理财产品。

(四)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风险监管

加强在准入环节的风险控制,在提高事前审核准入效率的同时,加强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备案报告的审查,研究产品性质,关注其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并及时反馈监管要求。加强对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的事后监督,加强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及时提交产品后评价报告,深入分析产品的实际运作效果、暴露风险、收益实现情况等。开展理财业务内控评价和现场检查,为区别监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戴相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2]杨练,《信托贷款,理财产品又一地雷》,《证券市场周刊》,2008年6月19日

[3]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管法规汇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上一篇: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性差异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