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2-05-30 02:26:00

新课改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认识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思考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促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主张:课程的实施应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根本目标,在组织学生进行选项学习时,要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该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但是,过去在贯彻这一理念时出现了过宽理解和过窄理解两种不正常化的现象。

健康是一个超越体育内涵的宏观概念,其内涵包括一切学校教育课程和内容带来的对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和效应。过宽理解就是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任务完全理解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这是不正确的理解,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承载的责任;过窄理解就是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学生其他的发展任务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范围。这两种理解对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实施都有不良的影响,一个使体育与健康课程难以承受其重,体育教学难以完成各项超载的任务,另一个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未能完全履行职能,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未能实现课程设计的目标。我们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时,应该充分借鉴其他省份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确理解健康第一的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意义与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作用,在充分完成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育任务的同时,努力完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锻造任务,实现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模拟训练功能。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抢险、2012奥运等,均运用情境教学法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从各级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特别注重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形成个人的爱好项目和运动专长,保证有1―2个项目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通过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的课程终极目标。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拍的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3.1对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稳定性认识不足,在引导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时指导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兴趣转移或畏惧学习。高中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指向是由多个原因形成的,可能是项目本身的趣味性、项目的影响度、从事该项目的著名运动员的感召力、好友的参与等因素导致他选择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自己的学习选项。但是,由于对项目本身学习的难度、自己的身体条件等关键因素考虑较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少学生感觉到学习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转项的想法,因此,教师在选项指导时,必须讲明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必备的学习条件、学习的难度等,并对明显选择项目不合适的学生予以个别指导,使学生的选项不单纯受学生兴趣的影响,也能引导学生理性选项,使学生真正做到兴趣稳定,学有所得,形成运动爱好和特长。

3.2各种不利的外部原因也会导致学生转移学习兴趣,而不能专注于一定的项目上持续学习。如过于炎热或寒冷的天气,会让在室外学习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习条件过于简单、缺乏变化,如体操学习缺乏较好的器材也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教学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感觉到学习效果差,都会产生转项的想法。因此,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与爱好的重要条件。只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器材条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有可能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再经过一定周期的艰苦学习和锻炼,高中学生的体育爱好和特长就能逐步铸成,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

4.利用体育游戏提高练习兴趣

体育游戏可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游戏中的竞争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它是一种虚拟的竞争,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出现中进行的。在游戏中,每位参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也都有失败的可能。每位参加者都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能力,就是在体育游戏的竞争环境中,学生自觉地接受了竞争取胜的意识形态:在体育游戏的胜利鼓舞或失败磨砺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从而增加了自我效能感,并提高了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在成功中接受新的挑战。由此可见,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增强意志品质。

实施“体育游戏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培养体育骨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掘游戏内容,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自我评价,下课前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一节课的心理体会,这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课堂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和在众人前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总之,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现行体育课与传统体育课的不同,并真正享受体育带来的愉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厌学”变为“会学、乐学、盼学”,从而提高情意表现和沟通合作的能力,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

5.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

高中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得到提高,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模式基本为: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学生再练―放松下课。教师决定整堂课的流程,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整个过程由教师控制。根据调查,高中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持认可的为32%左右。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向着“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方向发展,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共同体,产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共享体育与健康课带来的快乐。在教师适当的主导性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对江苏省日资企业员工日语应用程度及运用能力... 下一篇: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韩国语词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