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论析

时间:2022-05-30 12:23:57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论析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其他关系的基础和保障,对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和校园建设等具有重要影响。新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师生在沟通方式、教师责任的理解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师生关系在时空变迁中经历了一些变化,但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和谐型。教师能够按照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积极探索并实践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寻找和创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既教书又育人,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学生崇拜、尊敬、喜欢老师,教学效果显著,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二是亚和谐型。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方法不适应高职课程的要求。具体表现为:(1)钟点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师生相待,你上你的课,我听我的课,偶尔在课堂上接触一下,但下课后各走各的,显得比较陌生。(2)学期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师担任学生课程期间能够相互配合,师生关系正常,但课程结束后显得比较陌生。(3)校园型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在校园内以师生相待,师生关系正常,但在校外则形同路人。

三是不和谐型。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学生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具体表现为:一是师生之间若即若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冷不热,教师该上课时就上课,该下课时就下课,学生不敢冒犯教师,教师也不愿多管学生,双方相安无事。二是师生关系对立。师生关系对立。老师与学生不能和睦相处,从无交流,老师讨厌学生,认为学生不肯学,学生也厌烦,认为老师上课上的不好,不尊敬甚至暗中对抗老师,有的甚至被老师认为难以教育和管理的学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包括民主平等、情感愉悦、尊重理解、互助合作和感恩持久等方面的内容。

那么,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不外乎以下原因:

一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教师仅仅从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用考试分数和各种量化指标作为强制手段来完成这些目标要求,很少过问学生需要什么,很少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有一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上课只顾自己念讲稿,读课件,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反映,也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教育教学效果欠佳,难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是学生自身的问题:相对来说,高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稍差,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一些逃课的不良习惯。课堂上常见一些启而不发的现象,不认真听课,回答问题也不是很积极,经常回答“I don’t know”,这样很是影响教师的教学,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职院校该怎样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树立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始终意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一切教育措施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作为推进工作的首要手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尊重、关心、信任学生。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但一定要努力使每个人都成“材”,即成为一个健康合格的公民。为此,任何一个教师,必须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和指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全面关心学生,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2、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人格关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应尊重他们的公平地位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思想者,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是学校的产品。学校和老师不仅要爱学生,关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民主、平等。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经常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设身处地的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学生也应该学会尊重教师,上课应尽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拓宽师生交往的渠道,即开设第二课堂增强师生交流的频度和深度,倡导师生访谈式的辅助教学模式。二是建构师生互尊互爱的交往机制。三是广泛运用现代通讯和网络工具加强师生交流,如移动电话、QQ、电子邮件、飞信和博客等方式。

3、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即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人格修养、塑造人格魅力。事实证明: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起关键性的决定左右。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主要有三个特点: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生喜欢爱岗敬业、关心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教师的魅力来自美德。学生喜欢知识渊博、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能力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因此教师教师应该不断被更新自己的知识构成,扩展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应该具有严谨的教风,对自己对学生都应严格要求。学生喜欢积极乐观、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且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做一位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4、学生也应学会尊敬老师,心胸开阔、理性处理问题。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并培养健全的人格。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人,也应该学会尊重老师,独立思索,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有独立分析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但是不少人内心缺乏学习的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要求不是很严,沾染一些不良习气,缺乏责任感,逆反心理较重,又经受不了挫折。因此,学生应该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理想,用理性的思维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关系,它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创建。

总之,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学生,也应当尊敬教师,在积极参与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自我。

上一篇:论《边城》的人生世界 下一篇: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