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性的现状分析与主动管理

时间:2022-05-29 01:21:43

我国流动性的现状分析与主动管理

摘 要:我国流动性在宏观层面是宽松的,在微观层面却是偏紧的。本文对这种“矛盾”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刺激政策和表外业务的大量发展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两大原因。基于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解决上述结构性难题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流动性;主动管理;创新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5-0026-04

一、引言

1959 年,英国的“货币体系运行研究委员会”在其Radclife报告中较早提出了货币当局应当对流动性进行控制,“流动性”一词就此被人们接受。早期的流动性主要与“过剩”相联系,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性状况变得比较复杂。流动性的概念至今仍然存在争议,根据不同的层次,有的定义为三种:市场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银行体系流动性、货币流动性;有的定义为两种:微观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微观的流动性主要指资产变现能力,宏观流动性指银行体系的资金充裕程度。本文将流动性分为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指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调节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在确保微观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利润;宏观层面的流动性主要是特指一种货币现象,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信贷、狭义货币M1或者广义货币M2。为了进一步了解宏微观流动性存在的差异,本文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从不同视角来比较分析近3年的流动性状况。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分析流动性状况得出的结论理应是相同的,然而比较分析发现得到的结论却恰恰相反。显然,这种违背一般规律的“矛盾”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二、宏观流动性与微观流动性的“矛盾”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备付金率等相关指标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万得数据库;M2余额及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等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二)我国宏观层面的流动性

(三)我国微观层面的流动性

微观层面流动性的观测指标很多, 既有监管上常使用的较为粗略的指标, 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较为精确的指标。我们在进行分析时, 限于数据的易获得性, 选取了备付金比例和存贷比作为微观层面流动性的衡量指标。

1. 备付金比例。备付金比例指标是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余额与存款总额之比。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流动性状况越好。

2. 存贷比。存贷比即贷款余额(或平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 或平均存款余额)之比。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差。

2010—2012年3年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情况见图3。从图中数据可以发现,超额备付率从2010年开始,始终是在下降的,同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却在不断增加。这说明,金融机构流动性在不断下降,而风险隐患和内在脆弱性却在不断积累。这种结论也可以通过微观金融主体的相关经营指标来进一步验证,见图4。这两组数据得出了一个微观金融层面的结论:微观层面的流动性是偏紧的。

也就是说,流动性受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滞后作用的影响,在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上,存在过剩问题,宏观层面整体上是相对宽松的。但是从衡量微观主体流动性的监测指标来看,微观金融主体的流动性总体上却是相对偏紧的。

三、流动性“矛盾”现象的解释

(一)前期的经济刺激政策

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的快速企稳回升,我国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信贷高速增长的局面,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达到9.6万亿和近8万亿。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经济社会,使得宏观层面整体流动性过于宽松。在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中,金融机构大量投放信贷,却放松了对风险的审慎管理,使得金融机构积累了较高的风险,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不断增加,不良贷款的大量积累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通过数据,我们还会发现,2009年、2010年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达到70%和78%。如果按照建设周期为3—4年来看,未来两年可能是还款比较集中的时期,这种流动性矛盾现象仍将存在。

(二)表外业务的大量开展

从央行统计数据来看,2002年以来,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在不断下降,2013年1季度比2002年下降了1倍以上。从万得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理财产品余额自2009年底的不足2万亿元,增长到2012年底的7.1万亿元,3年间增长了3倍以上。这两个与中国表外业务相关的数据都在创历史新高,说明了当前国内表外业务正在大量开展。

表外业务是一种过度的信用扩张,这种过度的信用扩张并不能与实体经济基本的融资需求相匹配,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也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只是将不同层面的流动性相互转换来增加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转换过程中的风险却并未减少,出现损失的风险也在加大,损失的不断积聚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顺周期过程中,只要中国经济在增长,这种风险就不会暴露出来。但是,如果经济出现逆转,表外业务存在的潜在高风险就可能会全面暴露。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宏微观层面存在的流动性矛盾较为突出,并且将长期存在,金融体系所聚集的流动性风险也越来越大。

四、主动管理流动性的条件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结构性难题,货币政策需具备两大特点:主动性和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在主动管理流动性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宏观层面的流动性,创新一批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流动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将流动性管理纳入宏观审慎政策中,探索建立逆周期的“内在稳定器”的流动性管理机制,主动管理流动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情况

首先,外汇占款的数据显示,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10.7%,2011年降为2.8%,特别是2011年第四季度,外汇流入形势出现逆转,从持续大量流入到开始出现相对少量流入,个别月份出现流出现象。可以发现,继续依靠外汇占款投入流动性无法弥补结构性流动缺口。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推进,外汇占款未来也不会出现持续大量增加。因此,央行被动投入部分下降,重新获得主动投放的地位。其次,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在10年的对冲操作当中,我国始终保持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会保证银行存款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形成较大的结构性流动缺口,这样就可以保证央行主动提供流动性的地位。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重新获得了主动调节流动性的地位。

(二)主动管理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箱”

从近10年来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实践看,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的基础配置。在此基础上,央行根据宏观审慎管理需要,对管理手段进行了创新和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后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和SLO两大新工具,二是对传统的流动性再贷款进行了重新定义。

1. SLO工具。SLO,也就是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操作对象为12家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它与原有公开市场工具搭配,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可以在总行层面缓解月末、季末、春节等关键时期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SLO操作使逆回购常态化,央行可以不间断地根据微观主体资金状况灵活地进行资金投放、回笼的操作,这种对流动性更趋精准的操作可以区别调控,及时补充资金,解决微观主体的流动性难题。

2.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管理工具。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管理工具的前身是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差别准备金制度。当时建立这一制度是考虑到不同银行正处于改革和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且各自对审慎度把握不一。这种制度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一年多研究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将差别准备金制度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于2010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作为一种双向调节工具加以运用。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管理工具,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水平相联系,同时考虑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稳健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状况,并制定了透明的规则,对金融机构信用投放进行双向调节,有利于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

3. 再贷款管理工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流动性再贷款工具的使用。这是个传统工具,最初叫做头寸再贷款,目的也很单一,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机构临时性头寸不足,期限一般在7天以内。随着支付体系建设的完善和货币市场的发展,这一问题不再明显,流动性再贷款的使用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3年,总行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期限扩大为3个月以内,主要面向地方法人机构,使用方式采取“综合授信”管理,即一次核定、一定时期内周转使用,在发放时,优先采取抵押方式,即借用流动性再贷款的机构,需要向人民银行提供符合标准的资产进行抵押,以维护央行债权安全和防范道德风险。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流动性在不断下降,同时,宏观层面的整体流动性是相对宽松的。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矛盾现象:一是前期的经济刺激政策,二是金融机构大量开展表外业务。 解决这一结构性难题,需要货币政策具备主动性和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外汇占款减少和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重新获得主动性;管理手段的创新,丰富了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后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和SLO两大新工具,二是对传统的流动性再贷款进行了重新定义。SLO与原有公开市场工具的搭配,可以在总行层面缓解月末、季末、春节等关键时期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热度和金融机构稳健性水平等指标,对金融机构信用投放能力进行双向调节;对流动性再贷款工具的重新定义,可以在地区层面满足法人机构经营性流动性需求。

由此,我国央行未来可以采取以下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搭配模式:

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着重发挥数量型工具作用。保持较高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形势的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特定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对银行体系总体流动性水平进行双向调节。

使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对信用创造冲动强烈的机构进行定点管理,同时借助该工具双向调节的功能,鼓励政策执行较好、经营稳健性水平较高的机构发展,以保证实体经济合理的资金需求。

重新发挥再贷款作用,在分支行层面上,解决个别机构因季节性因素、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非理性预期等因素造成的流动性缺口。

参考文献:

[1]谢志华,杨瑾.商业银行动态流动性管理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9).

[2]余珊萍,杨诩之.新巴塞尔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伍戈.流动性、合理流动水平与宏观管理的现实情境[J].改革,2010,(4).

[4]余明.中国货币冲销工具的选择与安排[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

上一篇:罕见的守望 下一篇:“真心准朋友式”地呵护你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