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尝试

时间:2022-05-27 12:12:44

数学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尝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在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方面有以下3点体会。

与生活联系

一般说来,新出现的概念比较抽象,或者与旧知识之间跨度较大,或者与学生已学内容没有多大联系,学生往往不容易顺利掌握。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或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等生动、鲜活的素材,精心设计相关教学环节,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容易觉得数学是具体形象、亲切可感的,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吨的认识”时,笔者先让学生估计教师的体重,引出重量单位“千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出示鲤鱼图片,学生估计后,出示它的体重是1千克。然后,依次出示恐龙和鲸鱼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学生对“吨”的感知就比较清楚了。继续出示教材中的轮船、火车、集装箱、汽车图片等,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最后,让两位学生一组,合作搬动25千克的大米,获得真切的体验,并提问多少袋大米是1 000千克。至此,学生对“吨”的认识具体而深刻。

与动手联结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则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他明确指出:“我们希望护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动手实践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与“动手”联结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探究,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圆周长的计算时,在学生理解“圆周长”的含义之后,笔者拿起一张学生都备有的圆形硬纸片儿,问:“怎样才能够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呢?”学生眼睛盯着自己桌上的圆形硬纸片儿,有的动手用一条细小的带子围着圆周绕上一圈儿,再拉直带子,量出带子的长度。有的先在硬纸片儿圆周上的一处点上一个点儿,从这个点儿开始,将硬纸片儿“站”在纸面上,沿着一条直线滚上一圈儿,再量出硬纸片儿的圆周在直线上滚过的长度。之后,笔者出示了3种情况,让学生说说该如何得到圆的周长:一张纸上有一个圆,一只足球,一个巨大圆形水池。学生们忙乎了好长时间,发现“绕绳”“滚动”等方法不能解决问题了,迫切希望找到一种最为恰当的方法。笔者乘势出示课题,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验,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与活动联合

学生是最爱活动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眼睛观察,大脑思考,而且可以动手做做,动嘴问问,动耳听听,多种感官有时间、有机会得到协调的、自由的、本能的运动,不至于有些感官受到束缚、抑制甚至是禁锢。满足学生喜欢活动的愿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生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容易激活,潜能容易发掘。一句话,数学教学与活动联合,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笔者在课前问道:“这节课,先到课外活动一下,愿意吗?”学生无不兴致勃勃,教室里沸腾起来。笔者带着学生来到室外,让他们分组走一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切身体验到运动的方向、地点、时间、结果等四要素。接着,笔者让他们回到指定目的地――教室,通过排队、出发、途中、到达过程中的看看、算算等,进一步体验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在走走、看看、想想、算算等最为平常不过的活动,将课本上本来比较抽象的内容,化作了生动有趣的体验,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能够做到与生活联系、与动手联结、与活动联合,就容易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上一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