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陶刻艺术

时间:2022-05-27 02:48:17

简析陶刻艺术

摘要:许多传世名壶正是“字以壶传,壶随字贵”,造就了珠联璧合、世代相传的艺术价值。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学修养、书画功底以及人格气质整体的表现。

关键词:陶刻;书画;刀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85-1

紫砂壶是宜兴对外的一张名片,紫砂陶制作工艺已由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并且向联合国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涵盖了紫砂陶刻这一元素。因此,坚持文人参与,做好紫砂陶刻大文章,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传世名壶正是“字以壶传,壶随字贵”,造就了珠联璧合、世代相传的艺术价值。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学修养、书画功底以及人格气质整体的表现。

谈紫砂陶刻,不能不提陈曼生和“曼生壶”。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清乾嘉年间浙江钱塘人,是著名书画、金石家、篆刻家,为西泠八家之一。“曼生壶”是陈鸿寿在溧阳时倾心于紫砂,公余闲暇,他构思出样,由杨彭年等制壶,然后他和幕友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指导撰壶铭,并书刻,世称“曼生壶”。

陈曼生对紫砂最大的贡献应是:构思设计了一批简约、古朴,具文人意味的壶样,而铭文书刻成为其构思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体的不能分割,他的壶不刻铭文你会学得不完整。他的参与,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品位,将壶与刻的结合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书画家在紫砂坯上创作书画,而后由专业陶刻艺人操刀完成的作品并不可取。器、画、刻三分各占其一。记得20多年前,有个刻手刻了名画家唐云先生画的壶,然后同时在同一器型的壶上摹刻了几个,烧清后,莫辨何为唐云原作,连唐云先生也糊涂了。另外,不同的刻手刻同一书画家的书画,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书画主要表现在纸上书画必须亲自刻,哪怕他刻得不怎么样,才有一定价值,别人也模仿不了。书画家主要表现在纸上,当然能画能书又能刻则难能可贵了。同时,高水平的书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壶上的创作,往往出人意料,有独到之处,不落窠臼,可为专业陶刻艺人借鉴和启迪。

陶刻,是紫砂艺术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紫砂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集书法、绘画、金石、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特性是用各种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在紫砂坯体上巧妙运用指、腕、肘各部分的力量自如地刻画,章法构图、方圆曲直、刀路的交叉诸多变化,以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意念及思想感情。

紫砂陶刻艺术的题材和形式极为广泛和丰富多彩。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均是入画素材,而书法则更是其必不可少的装饰内容。紫砂陶对各种不同的书体,对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的器皿进行装饰,使造型和装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画面装饰上主要采用花鸟、山水、人物,特别是人称“四君子”的梅、兰、竹、菊被广泛使用在盆类器皿的装饰画面上,写意、工笔,可放可收。

陶刻的用刀之法,是在坯体上体现刀法的痕迹,以运力的自然、轻重、快慢,线条的粗细,运刀起落准确,明书朴质,一气呵成,且需上下、左右、前后顾盼,气韵生动,更得具备有楷、隶、篆、草各种书体的基础。画亦需掌握花卉、山水、人物、金石等基本技法。陶刻的表现技法丰富多彩,双刀正入法(指刻底子)即先用墨稿,后循其迹面用刀,技法上讲究运行自如,不留痕迹,行刀时刻画到底,顺刀、逆刀交替运用,不拖沓松弛,不滞刀,轻重深浅恰到好处,最主要的是不能走稿,把书画的意蕴丰富地表现出来。单刀侧入法(俗称空刻)一般不易掌握,它要有书画、金石、文学修养功底。

好的空刻制品,制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艺术素养,并且需要有双刀正入法的熟练基础,有扎实的运刀技巧。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就必须胸有成竹,意在刀先,未落刀时,构思布局已成,下刀准确而洗练,一刀起落都必须注意笔画的起势收势,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干净利落,胆大心细。这样刻出来的作品方能从刀中见神采,刀下见神韵。这种刻法,刀痕明显,锋芒毕露,气势磅礴,奔放雄浑,犹如书法中的狂草、画中之写意,刚劲挺秀,回味无穷。

紫砂泥制成坯,易于刻划。艺人用竹刀尝试过,但是坯的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的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因此紫砂陶刻一般用薄刃快口的尖刀刻划。刻石章用平口钝刀,因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一般以石就刀,石转刀不转;紫砂坯体,有平面,而更多的石弧面体大易损,一般只能以刀就坯,捻管转刀为紫砂陶刻最具特点、最基本的刀法。紫砂陶刻表现的内容很丰富,主要以传统中国书画为题材,倾向于简约、清逸、具文人意味的内容,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乐于并习惯欣赏的。捻管转刀法最适宜在紫砂上表现书画,能保持紫砂古朴、典雅、清逸的风格,能体现紫砂醇厚、朴素、隽永的意味。因此,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是最具紫砂陶刻特点的而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刻工具与技法。

陶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提高砂壶的整体艺术欣赏效果。只有把陶刻技艺融入茶壶的造型艺术之中,才能给作品带来统一的艺术效果,事半功倍而又巧夺天工,这种能力是在单纯的陶刻技艺之外的,需要用“心”才能去体会到。

参考文献:

[1]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2]山谷.中国紫砂大师(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一篇:应用型高校《创业风险防控》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紫砂壶造型的艺术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