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痛

时间:2022-05-26 10:06:3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之痛

主题:中国农业银行上月报告其不良贷款率上升到30%。

意义:作为4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负担最沉重。这次公布的数字提醒人们,解决坏账问题,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继续注资。

分析:国家银行监管委员会在4月的设立表明,官方已经认识到困扰银行体系问题的严重性。政府在1999年曾经注资,创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了1690亿元坏账。6月份,银监会提出了到今年底将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减少3~4个百分点的目标。这意味着要减少价值96亿美元的未偿付不良贷款。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到2002年底,4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为26.12%,之后,不良贷款减少了32.7亿美元,到今年第一季度末,该比例降低了1.99个百分点。

提高监管力度

银监会旨在通过审慎而有效的监管保障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公众对于金融体系的信心。它也将推进公众教育,减少金融犯罪,维持金融稳定。它具有下列几项优先任务:

――全面评估所有存款机构的风险状况;

――全面审查贷款分类体系;

――全面改革国有银行;

――尝试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组;

――按照银监会的法律权限修改银行业规则和规章;

――探索解决面临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新办法。

在这些目标中,对于改善金融体系来说最重要的一项是评估贷款分类体系,对国有银行的结构进行改革。

增强独立性

国有银行要想改变固有的向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放贷习惯,应该增强其独立性。政府尽管也想改变国有银行的所有权结构,将其改组为股份公司,但仅此是不够的。政府再次注资,才有可能使资金负债平衡表更好看,但任何改革方案要成功,都要看是否能提高专业化水平。银监会表示,它将在这方面学习国际经验。尽管外国银行进入人民币业务领域有可能影响银行部门的公司文化,不过,危险仍在于,国有银行可能得继续为国有企业提供信贷,而它的放贷标准不可能像外国银行那样严厉。如果银行贷款决策的方式不发生根本变化,那么外资银行的进入就可能无助于降低国有银行的坏账水平。

贷款丑闻频发

最近暴露了多起涉及国有银行贷款的丑闻,这表明少数银行官员相当腐败,损公肥私,这些案件包括:

――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笔1.2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诈骗案;

――农业发展银行的两起总价值1亿美元的诈骗案件;

――中国银行官员因涉及向上海房地产大亨周正毅发放价值10亿美元贷款而遭到调查。

贷款分类不规范

中国自2002年1月起采取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标准对银行贷款进行分类。不过,银行披露的不良贷款数额与贷款活动分类不规范。举例来说,不良贷款的一个关键指标是“逾期天数”,在中国,这样的判断却是非常灵活和主观的,因银行与企业间关系的亲疏而各不相同。在银监会成立前,中国人民银行曾说,它的目标是将不良贷款率降低到15%。对于整个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水平,人们有不同的估计,标准普尔估计的数字是大约50%。

急需政府救援

7月11日,农业银行宣布,2002年底,它的坏账率是30.1%。尽管它的税后利润几乎比上一年翻了一番,但农行也报告说,其坏账准备增加了21%。这家银行的数据是用过时的4类分类体系计算出来的,可能掩盖了不良贷款问题的真实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用国际清算银行的5类体系计算同期4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6.1%)。

显而易见,现在需要政府更多的援助,或是第二次将坏账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政府注入现金。第二次援助的规模至少应等于第一次。高盛估计,假定不良贷款的回收率是40%,政府需要为4大商业银行注入2900亿美元,这样到2005年才能将不良贷款率降低到10%。第二轮剥离不良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将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出现盈利,但并不能解决银行体系的根本问题。未来10年内,很可能作为债务“仓库”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需要政府援助。目前,各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回收率只有20%,而售出的部分只占其总接受资产的22%。

结论:要实现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目标,中国政府就应该注入资金,大力参与到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此外,银行体系应尽快实现贷款业务的专业化,否则,不良贷款问题将危及中国金融的稳定。

上一篇:雀巢:品牌帝国的经营之道 下一篇:10月大盘走势与投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