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5-26 04:41:17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发言是学生对教材与教学的反应,是师生情感交流合作的一把标尺,也是教学成败的一面镜子。

一、课堂发言的重要性

课堂发言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记忆,并提高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使其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课堂发言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还可以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否合理,得到学生学习态度的反馈信息,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外在表现;

课堂发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在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竞争局面,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秩序。

二、教师在“提问”的问题上如何加以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心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考,敢于提问。首先,教师与学生角色平等。课堂上,教师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其次,要允许学生提问“出错”,这是学生敢问的前提。老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是为学生的提问提供了可能。老师要先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提问行为、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示。

在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胆子小的学生可让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在小组交流。学生通过在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比赛。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仔细倾听并作回答。让问题自觉走进每个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讨、自我创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念,让“学习主人”的身份充分得以体现。

让学生“会问”才是具备提问能力的重要标志。首先,老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老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提问题的。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教会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

三、加强对学生情感交流的培养

1、加强学生的情感修养和合作交流。

教学需要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教师要洞察教学中师生情感发展的细微变化,巧妙引导其围绕学习进行合作。同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轮流当组长。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讨论的基础上再选代表发言。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准备,都有参与的机会。特别是轮流当组长,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锻炼听说能力,他要听清发言,归纳概括出来后代表小组发言,这样缩短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2、关爱学生,唤起主动发展的积极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严格自己,带着高尚美好的情感走向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实现教学上民主平等。首先表现在尊重的情感上,对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关注,给予尊重,要真诚地听其倾诉,并热情地与其交流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师爱的情感包融。其次表现在信任的情感上,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面目出现,弯下腰来,走进其内心世界,鼓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给予高度评价。再次表现在赏识学生的情感上,不仅教师要全面赏识学生,更要培养学生互相接纳、互相赏识的情感,在融洽、宽松的氛围中,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情感调控与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情感舞台上都能昂起头来,主动发展、健康发展。

四、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如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乐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习惯,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1、采用提问

准备一本提问记录册,由科代表记录提问者姓名、提问日期、问题内容、回答者姓名等。记录的内容、质量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期末总评的重要参考标志,以对那些善于提问题和积极探索答案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建立起激励机制。每周由科代表统计一次本班学生提问的次数,回答问题情况并向全班公布,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从而形成良好的问答氛围。

2、自我展示

每节课前,我都要抽出3分钟让学生自我展示。先由一名“相信自己行”的同学上讲台,让其他同学随意向他提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三个问题,如果他三个问题回答过关了,他就拥有向全班同学提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的节目,所表演的节目必须让同学表决通过,从而达到“我能行”。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

3、精彩的问题上黑板。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每堂课的最后,都要公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预习的重点,并要求学生设计好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两项处理:一是掌握预习的质量;二是筛选。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讲台去“亮相”,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而我在讲课时也可以直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减少了“无用功”。

上一篇:浅析如何在施工中做好施工管理 下一篇:探讨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