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不平衡报价

时间:2022-04-26 10:05:54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不平衡报价

摘要:阐述了不平衡报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其存在的合理性,介绍了不平衡报价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从合同管理、评标、工程变更等方面提出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不平衡报价

为了体现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实守信的原则,招投标工作日趋规范,投标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之后,业主承担着“量的风险”,承包商承担着“价的风险”,承包商为获得超额利润,往往利用量变价不变的结算原则采用不平衡报价的策略。

一、不平衡报价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所谓不平衡报价是指施工企业在投标总报价确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某些项目的单价或数量,旨在从设计修改引起工程量或单价变更中获得额外收益。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不平衡报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投标单位预先估计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并与清单工程量做对比,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将其单价适当提高,为在结算时可以多获利润;对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适当降低。

(2)投标单位通过对图纸的审核,发现设计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时,对估计修改后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适当提高单价;工程内容说明不清的、存在变更可能性的项目则降低单价,以便今后对此工程项目内容提出索赔。

(3)对于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没有给出工程量的项目要求报价时,投标单位采取报高价的方式,以备在今后施工中发生该项目时,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对于计日工的报价,在投标报价时适当提高其单价。对工程内容做法描述不清的工程项目,或有漏洞的地方,其单价报得低一些,以利于今后的工程索赔。对于暂定金额的估计,要充分分析其以后在工程中发生的可能性,再适当报价。

二、产生不平衡报价的主要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既统一又对立,双方均统一于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这一基本点。但在工程造价的计取上又是相互对立的,招标单位追求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工程造价最小化,投标单位在相同前提下,则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招投标单位在工程造价计取上的对立性,是产生不平衡报价的前提。一些发包单位为了减少投资,盲目追求低价中标,而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往往采用压低造价,甚至把报价压到成本价以下,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竞争方法,是导致不平衡报价产生的直接原因。

就施工企业而言,不平衡报价是一种投标策略,而就业主而言,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将扰乱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平时在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常常遇到由于投标书中的不平衡报价而引起造价严重失真的情况,结果在决算时给业主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业主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不平衡报价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1)加强工程项目设计监理工作,提高招标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

设计图纸是招标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报价的依据,目前很多施工图设计深度不能满足编制工程量清单的需要,设计图纸本身存在很多缺陷,这给以后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及中标单位提出索赔留下了伏笔。因此要加强设计监理,通过工程监理对项目设计把关,提高设计深度减少设计错误,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使承包商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利用工程量增减手段进行不平衡报价,从而保证业主的投资效益。

(2)编制高水准的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

工程量清单必须清楚、全面、准确的反映需要投标人完成的详细工程内容,以便投标人全面考虑完成清单项目所要发生的全部费用。首先分部分项工程量要求数量准确,避免错项漏项;其次要对分项工程的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要描述准确、清晰。对于可能产生不平衡报价的分项工程,如合价金额较大的项目,主要材料单价较高的项目以及今后可能发生变更的项目,必须在工程量清单中要求投标人进行综合单价分析。编制合理的,同市场价格基本一致的招标控制价是有效的将不平衡报价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合理的低价中标。

(3)完善施工承包合同条款

施工承包合同条款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若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些工程量变更过大,会给业主资金使用计划和投资控制带来风险,就应该在合同中防范这些风险,如合同条款中规定清单分项工程变更过大时,要对该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位重新组价,并明确相应的组价方法。

(4)严把工程变更和索赔关

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有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工程量清单中未列的新增项目,而通常工程变更又会涉及到工程造价的调整,对涉及以上内容的变更申请,业主就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核手续,特别是对施工中产生的重大变更项目,要及时发现不平衡报价的影响因素,尽量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解决。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事项,要分清责任,及时正确的处理,以减少和防止损失的发生。

造价管理应该从全方位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控制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的产生,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既可保护招标人和投标人的正当利益,也有利于选出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从而将投标报价竞争引向施工单位真正依靠自身实力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低价中标,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2009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2]孙成彬,卢珺.对工程量清单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02期

[3]陈瑜,陈金华.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不平衡报价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上一篇:浅谈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思路和方法 下一篇:中值决策在甘蔗茎节识别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