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5-26 03:34:36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2月肺心病住院患者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肺心病;抑郁;HAMD评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2005 to Dec.200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ven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re performed i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HAMD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reduction of HAMD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Pulmonary heart disease;Depression;HAMD score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1],是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时多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病人常有窒息等主观感觉,容易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临床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的同时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病人疾病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本文为此就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探讨[2],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肺心病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59~85岁,平均65.2岁。具有典型的X线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并排除具有精神类疾患、既往曾患脑血管疾病及语言表达障碍者,所有参与病例均知情同意。把上述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配合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治疗中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①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发现患者角色减退或缺如时,则耐心向患者说明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保证他们顺利康复。发现行为减退或角色过度时,恰当地向其介绍病情,鼓励其循序渐进地活动,并说明不活动的危害性。对存在否认、侥幸心理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仔细解释、耐心说服,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克服侥幸心理,更好地发挥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对悲观绝望者,更需要亲属的密切配合、细心照料、尽心尽孝。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使患者感到医院、医务工作者是可以信赖的,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各种操作果断、利索,如遇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病情好转的言语和表情。依赖心理强的患者,急需得到亲人的照料与医护人员的关怀,然而亲人照料只能在患者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慰作用,而医护人员的关怀与同情,却可减轻或消除痛苦。③要注意减轻患者角色强化的主观意识。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氧疗等基本知识,同时,适当的进行生活的自我照顾,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减轻患者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强迫感和依赖意识,增加康复的自信。心理护理干预共2周,护理结束后再次评估两组患者HAMD评分。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完成,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HAMD评分比较(表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比如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影响以及生活上的不便,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及预后的不了解,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疑惑。同时由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疑虑、烦恼、渴求等种种心理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本身疾病,有时是工作忙而造成的紧张气氛,一时不能彻底解除病痛而引起的焦虑与恐惧心理。渴望得到亲人关爱与医护人员的关怀。还有本病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对医生的医术产生怀疑,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3]。

按照循证医学的观点,患者的治疗模式包括恢复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健康两方面内容,最终的目的是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生活质量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心理护理是改变病人心理状态,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4]。在心理护理干预中,首先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亲切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发现行为减退或角色过度时,则恰当地向其介绍病情,鼓励其循序渐进地活动,并讲明不活动的危害。同时应言语亲切、态度和蔼,使其感到自己的活动是在护士的监护下进行的,绝对安全。从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

总之,正确有效的应用心理护理,通过了解与分析,使肺心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秦侠,陈若陵,马岁岁,等.老年抑郁症与社会支持和躯体疾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185-1186.

[2]王东林,林文娟.细胞因子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9):572-574.

[3]梁吉波.肺心病人早期预防肺性脑病的夜间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57.

[4]龚经文,程本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34.

(收稿日期:2010-01-27)

上一篇:疗养院信息网络化的现状 下一篇:《军队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