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5-25 03:39:11

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市场的不断繁荣,住房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随着归集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制度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存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在监督以及缴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住房公积金业务的问题也愈加明显。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问题 制度 对策

一、住房公积金简介

(一)住房公积金的定义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与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备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国家法律已经规定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互、强制性以及保障性。单位一个职工个人必须根据法律要求来进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二)住房公积金的特点

住房公积金具有普遍性。城镇中的在职职工,无论是家庭收入、单位性质还是是不是有住房,都需要严格根据条例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

住房公积金具有强制性。若是单位不进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登记,或者不给员工进行住房公积金的办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权力要求相关单位给员工办理,若是逾期不办理,那么可以根据条例的规定来处罚单位,并可以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专用性。《条例》明确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福利性,除了职工个人需要进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单位也应该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并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要比商业贷款低。

返还性。若是职工退休、离休、或者劳动能力丧失,并且和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出境定居或者迁出户口时,住房公积金可以返还给职工。

二、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在东部地区,百分之九十的职工已经进行了住房公积金缴纳。但是在中西部地区,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还比较少,例如,我省截至2014年,实缴单位41588家,实缴职工400.4万人,覆盖面刚50%,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归集手段比较软弱。在执行时,甚至有些事业单位和国企都没有进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缴纳。在住房公积金执行的过程中,这些领导比较消极,往往会找各种借口,并推诿责任。还有些单位缴纳延迟,给职工住房公积金权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缴存基数和比例差距明显

住房公积金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单位给职工缴存的和职工缴存的部分,缴存基础是职工的工资,属于职工所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货币工资分配关系存在一定差异,或者同一个地区,行业不同工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是导致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和基数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如:太原市2015年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调整后,最低缴存基数1320元,最高缴存基数14220元,相差10倍多,缴存比例最低单位10%、个人6%,最高单位12%、个人12%,这样算下来,相差不止10倍。经过进一步调查,人均月缴存额排名前几位的是烟草、电力、金融、保险等行业,排名后几位的主要是私企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成为“合理避税”的渠道,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上报各个单位的缴纳基数审核时仅仅走一个形式,这也导致了很多单位都进行工资基数的虚报,通过住房公积金进行津贴和奖金的发放,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

(三)住房公积金使用出现的问题

进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能够帮助收入较低的群体解决居住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实施时,无论是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是提取,条件都比较多,若是收入比较低,很难通过审核来进行贷款和购房,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缴纳的福利,仅仅能够在退休时领取,并且其存款利息比较低,低收入的家庭利息方面会有一定损失。在收入比较高的群体中,公积金带来的受益比较明显,而在低收入群体中并不明显。

(四)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

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率平均为66.7%,其中,东部发达省份公积金资金使用率普遍高于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则普遍较低,我省使用率仅24.66%。究其原因:一是,贷款的条件、手续比较多,门槛也比较高;二是,进行住房公积金提取时条件严格,并且还限制次数;三是,收到政策的影响,人们很难享受到;四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本身的竞争意识比较差,进行市场推广时,力度比较小,很多开发商愿意和商业贷款合作。并且,在银行中,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优质品种,这也导致银行在贷款给开发商时,会要求其在本行中进行个人贷款的发放,这也会给公积金贷款市场份额造成很大影响。

三、促进住房公积金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归集

为了切实提高公积金覆盖面,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在宣传时应该宣传在人们生活中,住房公积金的重要作用,这样能够让人们了解住房公积金的重要作用,从而获得群众基础。此外,还应该将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广到费公有制经济方面,囊括农民工。强化执法,加强公积金催缴力。

(二)放宽贷款政策

一是进行贷款限额的提高。不同地区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人们的生活水平情况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和变化,进行贷款限额的调整。降低门槛,全面落实住建部148号文件精神。

二是进行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公积金贷款本身便具有保障性质,所以应该将其和商业贷款的利率拉开,从而减轻收入较低家庭购房方面的负担。对于那些购买户型较小、自主的房屋,还应该进一步的优化利率,将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策

近几年来,全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但是地区不同,存在的差距也比较大,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房地产发展较快的城市,使用率已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比如重庆市2014年这个数值已经达到了98%。但是在很多规模比较小的城市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还有些城市在百分之三十以下,所以,应该进行住房公积金有效途径的探索,加强沟通和交流,进行公积金的调度,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不断的提高其使用率。

四、结论

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便是为了帮助广大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自从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后,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现在住房公积金的功效还没有完全发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不容忽视。下一步,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提高使用率成为我省公积金发展的重要解决问题,无论怎样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难题,不要忘了圆每一个居民的住房梦才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李秀昆,张兆林.住房公积金解读[M]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阎祖美.住房公积金制度缺陷探析[J]经济师,2008:67.

[3]应红.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研究[M]中央财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康晓娟(1977-),女,汉,山西太原人,会计师,主要从事住房公积金的各项研究。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 下一篇:“走出去”企业税务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