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初中生背诵的习惯

时间:2022-05-24 03:02:35

如何养成初中生背诵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13-01

中学语文教材中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只好死记硬背,许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形成了学习语文的拦路虎,如何降服这个拦路虎?我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对背诵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产生轻松学语文的心理,这是积累和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语文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快速并长时间记忆呢?

首先要选择好时间背诵,早晨与晚上7点到9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干扰,记诵速度较快。

其次激励背诵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在学生开始背诵时,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快的学生让他们在其他学生面前背诵课文,并及时表扬他,从而达到示范作用,给背诵慢的同学暗示这篇课文背诵并不难,从而树立学生背诵的信心。

第三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分清文章层次,凡是要背的段篇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先理解背诵部分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稍微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在背诵课文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

第四是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验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后,合上书本尝试记诵:看看哪里易背,哪里难背,哪里会背,哪里不会背。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熟读直至会背。这种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记诵的效率高得多。

第五是某些语段具有对偶性或者对称性,之间只有个别词语不同,但其他大部分内容都相同,语文标志帮助记诵。比如《诗经》的《关雎》等文章运用了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韵脚处换了几个字,其余字句不变,所以,只要背过一章和换韵的那几个字,其余文章就都会背诵了。有些文章从修辞角度入手也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木兰诗》中"旦辞……暮……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上下两句结构基本相似,只有几个字不一样,找到这样的规律,背诵起来可就容易多了,特别是一些排比句也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如《醉翁亭记》大量的"也"字作为背诵的标志,运用这个办法就容易多了。

第六是背诵时要从整体入手,再分散难点。首先要通读全文,要把课文诵读三、四遍,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读熟后了解文章内容大意,然后再朗读要背诵的段落,这样你就清楚要背诵的段落在全文的位置及作用了,心里明白了,就容易记住了。从整体入手,这样头脑中有了总的印象,了解了句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再逐段背,先背第一段,背熟后,再背第二段,然后一、二段合起来背,接着背第三段,再把二、三段合起来背……这样分散难点,上下串联,效果很好,不要总是从头到尾地背。要求背诵时要专心,做到眼、口、心一致。眼要看清,口要读准,用心想这句话的意思,用脑去记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这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背诵效果。

第七是间隔重复记忆方法,为了使背诵的课文长期不忘,假如晚上背诵的文章,第二天早上再默背一遍或者几遍都可以,然后下午抽时间再背一遍,第三天再抽时间默背,最好是默写一遍,再过两三天再默背一遍基本就牢牢记住了,而且很少忘记。其步骤是:第一步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脑默记;第二步是闭目回忆,实在回忆不起来时,就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复,多次诵读。

总之,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背诵的好处,背诵作为阅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知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记忆能力,还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明确了这些好处,可以大大增长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最佳的切合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和学习语文的魅力,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上一篇:关于职业教师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培养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细节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