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

时间:2022-05-24 12:11:56

冯远:“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

去年初夏,笔者采访上大美院院长汪大伟时,听他说起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当知青的经历,他自豪地说:我有一个“插兄”叫冯远,是知青中有名的画家,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成为浙江美院第一届方增先的研究生。后来我又了解到,冯远不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连环画《今夜有暴风雨》、《上海的早晨》的作者,而且从研究生毕业之后,陆续创作了《秦隶筑城图》《百年家国耻》《义勇军进行曲》《屈赋辞意》《秦嬴政称帝庆典图》《我要读书》《世纪智者》等等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成为引人瞩目的中国画画坛最具代表性的大家之一。

读他的作品,你会感受到创作者的一股强大气场抑或一种驾驭宏大主题叙事创作的超凡能力,有一种强力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近四十余年来,其艺术生命的每一次搏动与这个时代、民族的生命感召紧紧相联。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主流美术创作发展的状况,也昭示着当代中国美术在观念精神及语言方式的突破性进展”(评论家郑工语)。

前年在中华大地刚刚落幕的“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目前正在进行之中的“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是近几年来美术工作者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而其策划者、推进者就是冯远先生。

他出生在上海,工作在浙江、北京,先后担任中国美院教务长、副院长,文化部教科司司长、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由画家走上了副部级领导岗位。

他虽然经常回上海,时刻关注上海发生的变化,但总有一种“江山依旧是,风景已全新”的感慨;每次来去匆匆,也总有一种如何面对江东父老的心态。当生命进入第二个轮回的时候,应上海美术馆的邀请,他决定带着多年积累的作品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作一个交代。其首次个人作品展——“笔墨尘缘”,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规模空前。

上海是继四月北京首展之后的第二站,展出的181件作品,体现了冯远从艺四十余年来的心路历程。分为“历史溯怀”、“技道萦怀”、“苍生情怀”、“传统追怀”四个部分。“历史溯怀”以大型主题性创作为主;“技道萦怀”是早年教学的习作和水墨探索性作品;“苍生情怀”主要有藏族人物、都市人物、民工生存状态等现实生活题材作品;“传统追怀”以古典历史人文题材作品为主。尤其是冯远专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巨幅作品《今生来世》堪称最新的代表作,与《世纪智者》《屈赋辞意》《逍遥游》等代表作,集中构成“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有道是:相逢是一种缘。在五月下旬,我获得上海美术馆的邀请信,参加“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新闻会,得以近距离领略先生的风采。

冯远先生儒雅谦和、沉稳亲切的作风与那充满魔力的艺术见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个人与社会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

1968年,冯远16岁在上海初中毕业,在主席的一声令下之后,心悦诚服地奔赴黑龙江军垦农场务农,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开始与四分五裂的结束。

他日复一日,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接受“革命再教育”,而从小打心里喜欢的绘画与阅读,成为他工余休息时间乐此不疲、日复一日的全部内容。这种“枕戈待旦”的锻炼意志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自学能力是超常的,五年后,因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苹果树下》获得第五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引起有关专家及黑龙江军垦农场领导的关注,名声鹊起,也因此可以争取到相对更多一点的时间从事绘画创作。因为精神上的愉悦与健全,所以他“从来没有消沉过,即使是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上学受到阻碍”。他至今十分感恩那个年代的人与事:“当地的农民对我很好,没有任何歧视,还推荐我去上大学,甚至因为后来政审不合格而为我抱不平”。当时,关心他的人中有一位是连长夫人,她是富农的女儿,因为嫁给了转业军官处境得到了改变,她没有做冯远的思想工作,只是悄悄地在他宿舍的窗台上放了两只鸡蛋,摸了摸他的头安慰说:以后还有机会。

知青的生活培养了他自食其力,知道粮食是怎样从地里长出来的,分辨得出什么是“好赖”。那时候,他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所谓“地富反坏右”是阶级斗争强加上去的。这一点今天的年轻人大概难以想象什么“阶级成分”“分子”的遭遇,在那个知识贫瘠的年代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鼠的儿子能打洞”,我们确实花费了许多年这种观念才得到改变。冯远不无动情地说:“今天对我来讲,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可以上大学然后留校当老师,再后来有机会担任一定职务,还有机会在艺术发展的问题上一起出主意,所以我始终有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当离开黑龙江登上南下的列车时,我暗暗下了决心,要用我的画笔来讴歌这样的人。”

这份情感凝聚在他研究生毕业创作的第一张作品《秦隶筑城图》里面。

长城是一个悲喜剧,一方面它是封建残暴的见证,另一方面修筑的奴隶不知道今后长城将给人类文明带来什么样的财富——卫星上唯一能看见的建筑。当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砖,如果每一块砖瓦上都有一个孟姜女寻夫故事在里面的话,他觉得个人的命运与长城的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有喊“不”的意思。他的视角更关注在历史进程中付出最多而获得最少的亿万普通民众。

第二张画是《英雄交响曲》,之后创作里《保卫黄河》三部曲“百年家国事”、“北定中原日”、“义勇军进行曲”。1989年创作了《历史》,1991年创作了《星火》。接着冯远画中国人形象的代表,原先构思画,后来采纳朋友的建议,塑造一位集中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悲情性人物——屈原,《屈赋辞意》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作获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银奖。随后先后于1997年创作《秦嬴政称帝庆典图》、1999年《世纪智者》、2001年《苍生》、2002年《虚拟都市病症》、2003年《唐人击鞠图》、2004年《圣山远眺》、2005年《雪山祥云》、2006年《武昌起义》《高原秋色图》《诗贤四屏》、2007年《乡童》、2008年《逐日》、2009年《我们》、2010年创《诸子图》、2011《望夫妹》《母子图》《新疆风情写生》等等,共获得全国性重大美术展览金、银、铜、优秀等各类奖项十余次,蔚为大观。

上一篇:文联主席与“申江小吴” 下一篇:朱美丽:芭蕾是我的生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