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学教育的探析

时间:2022-05-23 06:51:56

加强美学教育的探析

和谐美。生物的构造有机统一,浑然一体,充满了律动、和谐之美。如生物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色彩鲜艳、花冠大、气味芳香的花朵易吸引昆虫,增加了昆虫授粉的概率;鱼的身体结构呈流线形,用鳍游动,用鳃呼吸,适宜在水中生活。特别是人作为高级进化动物,人的形体结构更是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人的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人的智慧可谓集天地之大成。这些都让学生在感受生物的生理美的同时,感到自然造物的神奇。

结构美。不同的生物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表现出完整的结构美。形态之中包含着结构,生物千姿百态,同样保护着生机和活力,这和它们完美的结构有极大的关系。从微观上来说,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态,给人对称的美感。人的身体是由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组成,虽然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成为万物之灵。

生态美。生物适应环境的要求,其外观、颜色、生活行为等根据环境变化发生改变,呈现出无限丰富的生态之美。例如金鱼藻的叶为丝状,仙人掌的叶全部变成刺状,菜青虫的绿色外形,北极狐和白熊猫的体表为纯白色等都起保护作用;毒蛾幼虫的鲜艳色彩和花纹,枭蝴蝶大眼睛似的花斑,蜂类的黑白相杂的颜色,瓢虫的各种斑纹等都起警戒色的作用[2]。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美。学生在欣赏这些美的同时,激发出探索自然的兴趣。

加强美学教育,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中学生物学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教师要善于提炼和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在遵循生物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美育因子融会于生物教学,美化生物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欣赏自然的美,感受到生物教学的美,提高审美趣味,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1.体现语言美。教学语言是师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美的教学语言不但要准确、简明,更要做到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在语调上要抑扬顿挫,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比如,在讲授《探索生物奥秘》一节时,对“自然界中有形形的多种多样的植物”可以做这样的描述:植物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些植物有的在陆地安家,有的在龙宫落户;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羞羞答答;有的衣着朴素,有的浓妆艳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给学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如临其境。如果教师的语言生硬、呆板、枯燥无味,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毫无美感可言[3]。

2.展示形象美。初中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渴望近距离的观察或是用手直接触摸一下,因此,要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最真切的呈现,让学生利用感官去感知,引起学生感知的愉快,增强审美意识。例如在教学《花的结构》时,可准备一些鲜艳的花朵,或者叫学生各自采摘一朵自己最中意的花带到课堂上,大家相互交流,观察花的外形、结构,一个花海般世界的课堂,一定能令学生流连忘返。

3.营造氛围美。教师传授知识和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要营造轻松、和谐、愉悦、民主的氛围。合理的课堂安排,教学不但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令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设计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周密思考,力求审美化、艺术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忌平直,均衡用力,而应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整堂课张弛有致,疏密有度,既有迭出的高潮,又有舒缓的过渡以及令人回味的沉思,让学生在既紧张又愉快的热烈气氛中学习思考。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能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产生心理的共鸣。

4.领略自然美。生物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情操,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当中感悟真知,培养审美情趣。一是可以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或者风景区游览,感受大自然之美。二是通过植树节活动,通过美化校园向学生渗透美育。三是采集动植物标本,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美的意识,珍惜身边一草一木的生命,在标本制作时,要求学生尽量保持标本的自然形态,力争把每一个标本做成精美的艺术品。通过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从内心的情感上强化人人都应该爱护美、创造美和保护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四、结语总之,生物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无处不在,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与缤纷多彩的大自然中蕴藏的审美因子,让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环节都可以渗透美学教育,合力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感召下求真、求善、求美。

作者:郁美红单位: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

上一篇:元美学研究的思考 下一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pun与双关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