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文学少年异军突起

时间:2022-05-23 12:47:07

高考作文:文学少年异军突起

初夏的热浪向我们滚滚袭来的时候,2003年高考阅卷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关于高考的各种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传闻也蜂拥而至,最吸引我们视线的是这样一条消息:一些考生在作文中大胆地写了诗歌、散文诗,而且获得了满分。

我知道,有些早熟的孩子天生有着对文字的敏感与依赖,当生活中一粒种子在心灵种下,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开始书写,写散文、诗歌、小说、还有童话。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无非是一种爱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逃避手段。文学是一个壳,他们藏在里面企图躲避外界的束缚与压力,找到心灵的归属。然而这个壳太脆弱了,老师、家长,谁都能够轻易地敲碎,把他们拽出来去直面高考。

三年前我参加过高考,现在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我想不仅仅是我,每一个参加过或即将参加高考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一次太大的赌注。我们不得不作出千万种让步与妥协,只为了初夏那决定性的一跃。我们认为只能选择一种稳妥的方式去应付,至少那种中庸的态度会令我们安心。

所以我疑惑,我有点怀疑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当他们坐在高考考场上,面对表情严肃的作文题,他们竟仍然锋芒毕露,仍然如此自然而愉快地书写和表达。这是他们反复斟酌后自觉的选择,还是纯粹下意识的反应?他们为何有勇气并且有能力突破种种陈规与束缚?更为奇怪的是,为何这种莽撞的冒险行为居然被大人的世界承认了?一连串的疑问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想接近他们,想知道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孩子。

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作文满分获得者张倩。

《少年文艺》:你看到作文题第一反应是什么?

张倩:觉得题目哲学色彩很浓,思辨性很强,看上去很难写好。不过以前做过此类练习,老师也强调要把抽象的东西化虚为实。我是绝对不会写议论文的,因为那不是我所擅长的。

《少年文艺》:结果你就写了一首很精致的散文诗,对吗?我很奇怪,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表达方式?

张倩:我一直很喜欢写散文,觉得只有散文才能表达最细腻的情感。我们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体,而我最擅长的就是散文,在散文里可以用很多漂亮的句子,很多华丽的修饰。

《少年文艺》:你是怎么喜欢上散文的呢?

张倩:从初中开始,班里很多同学就喜欢聚在一起,大家做好多梦,有人说想发财,而我从那时起就逐渐看清了自己的梦想,于是开始写东西。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尤其上了高中进了文科班以后,大家都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办了文学社。

《少年文艺》:就是说你待的环境本身充满了文学氛围。

张倩:到了高三就学乖了,只是在写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发挥一下。但那段日子确实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我觉得是一种积累,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至少,与那些单纯埋头学习的同学相比,我经历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少年文艺》:在高考考场上,你觉得你能够用你的笔反映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么?

张倩:高考作文毕竟跟创作是有区别的。我们老师鼓励大家在格式呀立意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不能作"八股文",但是他也强调,高考作文是戴着脚镣跳舞,不能够太自由散漫,尤其在结尾处,一定要"扬"起来,否则肯定不能得高分。

《少年文艺》:我想我能理解。也就是说,你的表达还是向高考作出了妥协的?

张倩:还好吧(笑)。其实现在高考作文评判标准还是比较开放的,不是说不拘一格降人才么?不过,有些东西高考的时候还是不会写的。

《少年文艺》: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你考得怎么样?

张倩:不是特别理想。本来我报考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想毕业以后去青海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惜分数不够,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浙江大学招收特长生,我已经把材料寄过去了,只等回音,不知道能不能行。

张倩告诉我,写字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就像每天都要吃饭喝水,很平常的事情,是一种日常需要。哪怕坐在高考考场上,面对表情严肃的作文题,也不会出现晕眩和失语,必须表达的、期待表达的、内心深处呼喊着的,全部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张倩说暑假的时候她会去青海,会写小说,写很长很长的那种。她说会写一种生活状态,写城市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无奈,也有积极向上的。这恐怕是一次持续而执著的表达。

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做梦、读书、表达,有一天,他们突然就长大了。

吴斌以一首诗获得作文满分后,成了一个大忙人,一段时间里他是各路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笔者通过电话"捉"到他时,他刚刚从北京回来。在北京,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里,18岁的他不得不接受央视名嘴对他的"狂轰滥炸"。

《少年文艺》:高考作文写诗,是事先打算好的还是考场上灵机一动?

吴斌:我平时就挺喜欢读诗的,自己有了感觉也会写上两句。诗歌是有感而发的嘛,比较情绪化。其实当时倒也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特异",只是想在高考的时候文体方面多一种选择,如果考场上有感觉就写诗。高考前三次模拟考试我都写了诗,老师也给了不低的分数。

《少年文艺》:高考作文采用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毕竟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你的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没有跟你专门谈过么?

吴斌:老师当然一直强调尽量走稳妥的路,但是也并不觉得我写诗是一件特别不能理解的事情,学校在这方面氛围还是相当宽松的。

少年文艺》:怎么喜欢上写诗的呢?

吴斌:在我看来,诗歌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很有灵气的文体,心里构筑的一些意象能够通过诗歌完完全全地还原出来。

《少年文艺》:你身边同学以及家长对你考场上写诗怎么看?

吴斌:我平时写了诗也会给他们看,所以他们都知道我爱写诗。那天考下来,同学们听说我写了诗,还是对着我瞪眼的,瞪完眼睛就表示可以理解。至于家长,他们在上考场前就跟我说,既然文体不限那就必须扬长避短,不必太拘泥。其实高考曾出现过诗歌。我考前看过一本高考优秀作文之类的书,上面就有诗歌,我觉得他们写得挺好。

《少年文艺》:那你自己的呢?

吴斌:我嘛,当时考场上就觉得写诗比较有感觉,写下来自己也比较满意,乐观一点估计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而且,高考阅卷中,如果出现了一首诗歌,不可能只一个老师看了给个分数,肯定是整个阅卷组的老师传阅之后才能评定,只要真的写得好,老师不会不承认的。

《少年文艺》:关于你的诗歌现在争议最多的是字数的问题,你知道么?

吴斌:我也听说了。我想,既然作文题规定文体不限,那么阅卷方面也应该有相应的评判标准。而且诗歌一向都有专门的计数标准,是按行计算的。不过高考出题者没有制定明确的关于诗歌的行数规定,确实是一个漏洞,相信以后会进一步完善。

吴斌是学理科的,但他特别喜欢的是文学与科幻,在那里,他给自己开拓了一个想像的空间。他认为经常阅读能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高考是一个十字路口,走任何方向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可是,也的确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摸索着前进,只倾听着内心深处的声音,跟着它走就对了。这是吴斌的观点。

我开始回想自己的十八岁,发现已经荡然无存,消失殆尽。难道我们真的老了?只经历一次高考便被社会训练得处心积虑谨小慎微,完了还不免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到底成功了一次,到底是被承认了一次。其实我们的未来还远未成型,一切可能性都会有的,如果想表达,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好了,总闷在心里,如何知道能不能被这个世界承认呢?

《少年文艺》的作者中,有好些高三学生。他们热爱文学,深具才华,这些典型的文学少年在此次高考中有着怎样的成败得失?且让我们继续探究一番。

李晓艳是一个喜欢写童话的女孩子,今年高三。高考前她还在不停地写着那些清新芬芳的故事,并以"蝶影双双"的网名发表在网上,发表在《少年文艺》上。她觉得童话是一种极具灵性的东西,单纯、可爱、干净,把美好的事、让自己感动的事埋在心底,等着有那么一天它们发芽,写成童话,真的挺快乐的。

电话接通我才知道,写出那样惟美忧伤童话的蝶影双双原来如此直率,是个典型的东北女孩。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竟还有点跟不上她飞快的说话频率和跳跃的思维。提起高考作文,双双似乎非常愤慨:"这次作文题简直没法发挥,限制得太死了,找不到突破口。而且很怕跑题,总想着尽量往题目上靠,缩手缩脚的,根本放不开,要写得好更难。如果写议论文吧,又很难联系实际找到合适的论据。我这次写了童话。一开始还好,但越写越痛苦,生怕跑题。那两篇满分作文我也看了,我觉得他们也挺'撞大运'的。大家都一样,不得不去说教,想像力跟语言全部被限制住了,束手束脚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怪难受的。在高考考场上写童话一直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理想,可以说是对高考的一点反抗吧,一点小自由。不过考完了还挺后悔的,心想干吗写什么童话嘛,早知道就老老实实写点议论文什么的了,挺忐忑的。不过分数出来还可以。写出格的东西确实需要一点冒险精神。但这件事也有两面性。一方面高考评判是宽容了,另一方面我觉得对那些中规中矩的同学来说挺不公平的,每个人见解都不一样,只要把心中想表达的道理说清楚,哪怕朴实无华我觉得也挺好。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地出奇出新,好像非得别出心裁不可,这样也不好。"

江西的杨珊是《少年文艺》的诗歌作者,这次高考作文她也写了一个小故事。谈及刚刚结束的高考,杨珊感慨颇多,"我平时写作文,一般都是在主题尽量往光明和积极向上靠的前提下,写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这次高考我可谨慎多了。当时我也想过用非常规的手法写啊,可是再一想,这可是'终身大事'啊!还是稳妥一点好啦,就写了个小故事。我觉得高考就像赌博一样的啊!每年都会有人写一些与众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他们胆子都很大,敢一搏,他们对自己肯定是很有信心的。我胆子不大(老鼠都怕,还恐高),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所以,不敢啊!记得有一年的服装流行趋势就是'因为非主流,所以你当道',这话没错,某一季会流行五彩缤纷的服饰,但一件白衬衣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觉得高考作文也是这样子的,你说对吗?"

和两位文学少年聊天,问她们,写作对于她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她们不约而同地说"至少爱写作的小孩不会学坏"。她们把所有的感伤与压抑,所有缥缈的难以捉摸的情绪统统灌注进了文字,看着那些笨头笨脑的方块字,一笔一划地从白色的纸张上显影,犹如看着河水流过,缓缓地把时光以及和时光一样坚硬不可消融的东西带走,不着痕迹,于是托文学的福,内心纯净快乐,并且相信,一切都可以很安心地交给文字,通过文字,再传达给别人。就像杨珊说的,"写作我想我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我还有灵感,不一定要拿去发表,只要真实地记下自己那段时间的想法和心情就好。照片只能记录外表,写作却可以记录下我的内心!等我白发苍苍的时候,拿自己年少时写的文字出来看,一定会有很多感动,多好!"

高考牵动着千万人的心,除了考生和家长,和高考距离最近的莫过于带着学生们上"战场"的老师了。老师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成长,看着他们的文字一天天成熟,看着他们冲破层层束缚脱颖而出,看着他们在表情严肃的高考作文中也有勇气戴着脚镣翩然起舞,他们心里怎么想呢?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洪劬颉老师给我回了这样一封e-mail,大家应该对去年高考中引起争议的作文《赤兔之死》记忆犹新吧,那篇满分作文的作者当年即为南京第十三中学的学生。

洪劬颉: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还是评分标准,与五年前(1997年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点从呈现出来的优秀作文就能够看出来了。文学作品并不是一种不规范的作文,而应该说成是更富创新的更有智慧的作文,并不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写出来的。而且这种作文在众多常规武器式的作文中能迅速抓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令人眼前一亮。这种文章获高分,一是认可和引导了学生的广泛的阅读,一是鼓励和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这与现在推行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是完全吻合的。

我对学生作文有一个基本理念: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一篇作文必须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富有个性的认识,同时还要能够有技巧地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现在学生作文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而智慧作文正是要打破这种模式,放飞心灵,激活写作的热情,快乐地表达自己,这是作文教学的正途。任何扭曲最终都只能是束缚学生的智慧。我并不是鼓励学生在高考考场上来写作这样的文章,而是在平时的作文中就鼓励学生大胆写,大胆创新,在长期的历练中,摸索出自己擅长的写作路数,在高考中灵活处理。

采访结束,我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高考是我从不愿想起的一件事。那年高考,第一天,晕车晕得干呕不止,脸色惨白,晕晕乎乎进了考场晕晕乎乎地又出来了,以为只不过习惯性地做了一件过于习惯的事。后来,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或许是南方炽热的阳光下昏天黑地读言情小说的那一天,又或许是拖着沉重的大箱子去大学报到,经过南京长江大桥俯视江水的那一天,总之在某一天的某一刻,中学时光自行离家出走,至今不知遁去了何处,连招呼都不打一个……结果整个中学时代便成了一种轻微的眩晕,一直一直表达不清,只是有时候有些记忆一闪而过……所以,这次写作,我原本打算采用一种尽量客观的文体。我只要远远地站着,观望着,听他们说话,然后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但是打第一通电话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在了他们的叙述里,他们的表达自然流畅,语言干净简洁,像一束清香四溢的栀子花,甜而绵软的香味和思绪纠结在一起,像十八岁的日子一样,即使混乱、茫然,仍然可以轻盈地在云端舞蹈。

所以,即将结束这篇文章的此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消失已久的十八岁的时光,不知什么时候悄然回来了。

蓝色蛹・金色蝴蝶

张倩

蓝色---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离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蛹---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无法将她当作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行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没。她送给我一张CD---《new baby born》,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

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的痛,转过头,惊奇地看到了一双金色的翅膀。

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我也如此美丽!

无 题

吴斌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

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

时常擦拭你的双眼

别让理智离开身边

拉开窗帘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上一篇:菁菁校园的回想 下一篇:叛逆者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