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身边学习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05-23 12:00:38

挖掘身边学习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摘 要:教师、学生和教材统称为教学三因素,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但是,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且针对范围较广,相对于学生的认知要求来看,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因此,挖掘身边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知识,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必要。本文笔者就挖掘身边学习资源,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发;挖掘资源;语文素养;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19-01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教材毕竟只有一两百页,里面涵盖的阅读教材,相对于要求学生一学期的阅读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况且,教材是为大众教学而产生的,既要针对城市学生,也要针对农村学生,因此,教材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内容不太适合学生的实际,也就不能充分引起学生兴趣。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还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生活中并不缺少学习的资源,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学习资源,利用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知识,从而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条件差,投入资金少,师资能力不够强,导致在课程的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就需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身边学习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积极挖掘运用校内资源,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学校都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并利用学校里的课程资源,与教材中涉及生活的因素有机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体现语文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用教材中的理论来教育学生,用生活中实例来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双促进,双提升的效果。

教师不能做井底之蛙,要有开创意识,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念,能够结合学生与学校的实际,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发校内资源。比如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学习完课文内容,弄清课文中心思想和表达的感情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到走廊上,校园里去了解学校悬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让学生通过阅读名人的介绍或名人名言,在了解名人的同时,感悟名人的高贵品质,受到名人的高尚情操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明确一位自己崇拜的名人,也谈谈对自己崇拜名人的印象,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热爱。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设各种活动,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不仅仅要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比如,教学《背影》、《亲爱的爸爸妈妈》后,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自己敬爱的或喜欢的人,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了解他们的品质。然后在课外,写一篇关于他们的文章。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挖掘运用家庭资源,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家庭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基地。学生的发展不仅与学校的教育关系紧密,还与家庭的环境的至关重要。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不能仅仅重视学校资源,还要学会开发、挖掘家庭资源。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资源,将语文学习与农村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农村初中学生从小到大,都会有许多的快乐的生活经历,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他们在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有着非常多的真实体验和收获。这些看似生活琐事,但是对于提升学生体验,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积极挖掘运用社会资源,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同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积极开发、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的学习资源少,涉及范围小,如果仅是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到束缚。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对学生有利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自学习、研究和掌握,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学习,强化知识素质,提升能力水平。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让学生在回家路上,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形形的桥,不管是拱桥,还是平板桥,或是独桥,都让学生思考,这些桥是通过什么承载重量的,有什么独特之处没有,从这些桥里可以体味出什么,特别是能不能体味他们与广大劳动者的智慧的关系。另外,作为农村初中生,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与参与,了解、熟悉农业生产,从而培养学生对农民、对农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时,还布置学生多注意农村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俗语、谚语,并将有正能量的语言记录下来,用于平时的写作之中,不仅能增加写作的特色,还能提升学生的文采,体现独特的写作韵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学会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在此过程中,除了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外,还要发展学生,塑造学生,让学生不断超越原来的自己,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操其周.段兆兵.农村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J]. 教育科学论坛. 2008(10)

上一篇:实施新课改高中化学分课型教学 下一篇:巧用“六模块” 强化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