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

时间:2022-05-22 07:22:26

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

【摘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所在。面对当前中国学术界道德缺失现象,须所有的学术机构、学者,包括媒体共同努力。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敬畏精神,促成学术界治学秩序;营造科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倡学术争鸣;倡导学术精神的沉淀,形成内在的学术价值;加强自律和监督,形成一个贯通终极的治学精神体系。

【关键词】青年学生 学术精神 学术功利化 社会环境

当前,学术道德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成为社会热点。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学术界学风文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要看到我国学风文风优良的传统以及集中体现出来的甘于寂寞、奉献真知的学术精神,这是中国学术的希望所在。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从他们踏上学术征程的初始,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学术精神,这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国家的事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术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个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高低,一个民族对人类所作贡献的大小,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民族为人类社会所奉献的学术理论精品决定的,而学术精品的产生最深厚的基础在于高度的学术精神。学术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学术精神的实质。

学术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理性精神,首先是人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发展形态的“理”(怎样)、“由”(为什么)的追问。这种追问形成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术形态上逐步形成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理性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祟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坚信科学能引领人类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学术研究,说到底是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究。人类活动是理性的活动,包括学术活动在内,无疑都应当具有理性的性质,都应当是一种理性活动。

学术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一个学者要将自己的学术活动不断推向前进,首先必须具有造福于人类的博怀,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也能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但是,一个人若想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世界上最强大的并且是永远取之不竭的动力,他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学术境界,努力使自己接近和达到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具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术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一个人是否具有学术精神,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看他有没有勇气不断否定自己。凡人都是有限者,不可能全知全能,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全部绝对真理,甚至穷其一生也达不到某种绝对真理。因此,学术研究,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反复修订。用尼采的话来说,搞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有一种超人精神,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一种不断攀登的精神。爱因斯坦说:“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他的这句名言理当成为每一个研究人员耳边时时响起的警钟。

学术精神也是一种学术道德。学术研究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自身内蕴着一种不容亵渎、不容诋毁的尊严。中国知识分子更是把学术人格和学术尊严视为学术生命和学者的立人之本。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学术尊严或学术自尊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讲求学术质量或学术精品的问题,一个努力拿出对得住读者也对得住自己的作品的问题。

学术精神养成的社会环境和影响因素

近来,一所高校的著名学者指出,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于大学精神上的差距,包括教授学生的精神素养。他批评现在的大学精神迷失,出现了广泛的精神虚脱现象,功利主义盛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不是兴趣而是能否赚到钱,教授整日忙着SCI和项目,忘了学问才是根本。这实质上指出了当前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中存在的学术精神缺失的现状。

对于当前中国学术界的道德缺失和精神懈怠现象,人们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诚信、教育制度等角度查根究源,见仁见智,这些分析不无道理,也道明了当前“问题学术”某些原因所在。但除却这些,问题学术的频频出现与学者治学精神失缺有深层的关系。

一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学术精神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利益规则和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要,使大学被“纳入了市场和商业的轨道和逻辑”。就这样,大学越来越成为所谓的“教育工厂”和“学术工厂”。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变革,使商业化的侵蚀和对教育的扭曲已经令人触目惊心,而其他相关社会改革却显得有些滞后,由此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与传统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偏离,学术精神缺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学术问题。

二是学术功利化现象对于学术精神的侵蚀。学术功利化使有些学者过于“社会化”,他们不再敬畏自然、生命,精神层面被消灭,无法潜心修学。在整个社会学术风气不济的情况下,学术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破坏,学术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社会对大学学术的信任基础倒塌,产生价值认同和信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成绩就和学术机构、学者个人的利益形成了复杂、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了形形学术失范行为产生的温床,尤其是其中个人与学术机构在利益上的捆绑过于紧密时,使学术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倾斜。

三是学者对自我身份价值的认知不足。由于治学精神时间、空间的断层,致使学术活动变形。同时,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变化的趋势,使一些学术研究者们面临着新的价值观选择和修正。纵向的是治学精神没有延续,出现了真空;横向的是精神没有体系化,出现了裂缝,具体表现为治学精神缺失,这也是当前学术界最大的危机。某些学者学术良知的泯灭,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管理者则为管理便利,从一开始就忽略自身前期的准备,实行“拿来主义”,直接从简单入手。各方因素相互激荡进而造成学术界学术问题的恶性循环。

此外,媒体本身对学术研究的报道也为其罩上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光环”,使“学术研究”带上了人为的“神秘感”,而缺少应有的学术精神和严谨性。

要善于培养和加强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

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学术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没有这种科学的学术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青年学生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所在。

作为学者,对学术、学术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坚守是头等重要的。只有在“坚守”的基础上改革不良的学术制度,消除学术、个人和学术机构在世俗利益链条上的附加的“增强链”,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各类“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所有的学术机构、学术管理机构、学者,包括媒体,都应为此努力。

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敬畏精神。治学精神是学者的精神支柱和生命追求,其支撑着人们的主观意愿,让主体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事。而做或不做的意愿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敬畏,敬畏因信仰而生成。工具理性时期的敬畏都来自于他律,而真正的敬畏却是自在的,因信仰而敬畏,因敬畏而诚实,因诚实而道德,由此促成学术界治学秩序。《论语》曾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因畏而收敛、服从;无畏,则无不可为,无不敢为!

要营造科学的学术研究氛围。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学术论坛是最启发人学术思想,激发人学术火花的地方,经常性地在学术论坛中通过交流产生一个新的观点和见解,也往往在交流中听到不同的声音,让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变得更成熟,让研究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种科学自由的学术氛围中,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才可以相互启迪,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才可以相互碰撞而产生出某种学术思想的火花。

要倡导学术精神的沉淀。学术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沉淀的。用“多年磨一剑”来形容恐怕还不够,是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的传承,才能形成一种凝聚精髓的内在学术价值。一般来说,学术精神有三个伦理层面:最高的层面是对人类社会、全球事务的关注;中间层面是对民族国家的关注;最基本的层面是学术活动本身的素养,如以学术为目的、客观性、严谨性、独立性、基础性等。对于学术精神的培养也要在深刻领会这些理念的过程中成为内心遵从的自觉。

要加强自律和监督。他律的效用对问题学术的治理总是滞后的,存在查漏补缺性质,而学者自律,重拾治学精神信仰,则具有先验特征和超验性质。因此,治理问题学术,回归学术界秩序的尊严、敬畏和理性,既要法律制裁、各项相关体制机构等他律设施的合理规范,更要呼唤社会重建和弘扬治学精神,形成一个贯通终极的治学精神体系,这是当前我们学界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期待着学术回归理性和尊严,也期待着治学精神的重塑。(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上一篇:以体制转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下一篇:“90后”存在状态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