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传播下的新闻报道特征与趋势

时间:2022-05-21 09:44:26

多元传播下的新闻报道特征与趋势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体现了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哪些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硬伤”会影响奖次或与获奖失之交臂?本刊特邀请两位评委为读者解读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代表了年度国内各媒体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体现出多元化传播时代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彰显新闻报道的引领性

优秀的新闻报道,不仅不回避导向问题,反而强调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使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从而凸显主流媒体的前瞻性与权威性。

比如,《河北日报》的一则消息《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去年我省28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为零》,是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虽然国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但河北省28个县的科研经费为零,41个县的科研经费不足s0万元。发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科技投入的作用有滞后性”,很多地方领导急功近利,往往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促成河北省委省政府组成调查组深入调研,并且在该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消息不足一千字,但很好地推动了实际工作,获得消息一等奖。

二、强调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在媒介融合的微博时代,新闻的“新”,甚至以分、秒作为时间单位。‘因此,在报道新闻,尤其是报道突发重大事件的新闻,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舆论导向把握较好,而且要敢于打破常规,有创新和突破。

如反映2011年温州“7·23”动车重大事故的报道,全国这次评奖共报送了9件作品。浙江省温州电视台报道的《“7·23”动车追尾事故》现场直播获得了一等奖。它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对新闻及时性的强调上,作为电视直播,温州电视台的报道可以说是最快的,当晚事故发生,电视台就组织精兵强将,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真实地再现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全方位报道了温州在各级政府的指挥下,全员投入有序救援,特别再现了温州老百姓在事故面前,自发组织抢救,体现了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令人感动。

三、注重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优秀的新闻报道,在报道新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时,尤其要注意摆脱宣传痕迹,力求作品在思想上有更强感染力,情感上有更大穿透力。如浙江省《都市快报》的《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母亲》,正是通过记者扎实深入的现场采访,用记者的真诚和对吴菊萍的无限敬意,才能够进入到吴菊萍思想深处,用许多真实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动,这种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华丽的语言,文风很朴实,报道感动了无数读者和网友。“最美妈妈”是读者看了报道以后喊出来的,开启了“最美”系列的第一篇章,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

还有许多获奖作品,带有很深的“走转改”印记,记者深入基层,通过实地采访,发现了许多具有很好新闻价值的作品。比如发表在《扬州日报》的消息《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2011年初,扬州为缓解“用工荒”,劳动用工单位展开横跨五省大招工。记者主动随同采访,在采访中获悉云南曲靖负责劳务输出的陈家顺副局长隐去官职,在扬州开发区一企业“打工”的故事,一下子激起了记者的敏锐观察力。就业局长去潜伏打工,是为了“吃过民工饭,更懂民工难”“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这个就业局长的为官之道,生动地展示了新时期的和谐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导意义。这个报道出来后,引发了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跟踪报道,它也获得消息类一等奖。

四、弘扬新闻评论的思想性

新闻评论表达的是评论者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综合判断和反思。优秀的新闻评论,则必须体现对重大新闻事件意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阐释。如《人民日报》“任仲平”撰写的《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雄辩地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来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向复兴。作品以主题重大。立意深远而获评论类特等奖。

五、凸显新闻评论的针对性

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人民日报》评论部撰写的《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指出,当今社会舆论场很大,有党和各级政府的声音,有两会代表的声音,有网民的声音,有些声音很强势,容易得到重视,但有一些声音,不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就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由于没有很畅通的表达渠道,他们的声音或者不被倾听,或者不去倾听,这些声音就是“沉没的声音”。这篇评论要求各级政府注意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尤其是那些“沉没的声音”,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关键所在。这篇作品论点切中时弊,有很强的针对性,揭示的意义也很重大。语言清新、简单直白,很有说服力,荣获一等奖。

《新华日报》记者采写的《城市管理亟待走出“整治思维”》获二等奖,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南京城管部门做的两件事,一是天价换路牌,花费上亿元换路牌,路牌好认了,“拆除书报亭”,街道整齐了,但老百姓均不满意,一是认为钱花得不值;二是老百姓买报不方便了。问题出在城管部门认为自己是管理部门,就应以我为主进行整治,而没有广泛听取民意,用“整治思维”代替公众民意,这样的整治,不为群众接受。这篇评论对城市管理提出了一个非常新的思维,有很深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六、强化新闻评论的批评性

优秀的新闻评论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重大事件,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2011年5月,各媒体报道江苏丹阳所产西瓜使用膨大剂造成爆炸的新闻,在网络上也广为流传,造成西瓜滞销,农民损失惨重。《农民日报》及时发出评论《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用科学理性的认识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导人们消除误解,评论语言简洁,观点鲜明,短短一千字,对热点问题作了很好的引导,起到了保护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切实利益的作用,受到读者好评,获评论二等奖。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没有新闻就别制造新闻》,针对新闻界存在的为吸引眼球人为制造新闻的现象。比如小悦悦事件中的救人阿婆,本来报道阿婆救人新闻就可以了。但偏要去报道阿婆因为救人,社会关注度高了,老板怕事,把她辞退了,她租的房也被房东强硬退掉。实际上是阿婆不堪被媒体骚扰而自动回了老家。这种不负责任的媒体和它制造的新闻,给读者造成了恶劣印象,评论对这种现象给予猛烈抨击,很有必要,这篇作品获得了二等奖。

七、深化新闻通讯的典型性

通讯类作品获得特别奖的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是新华社社长李从军亲自带队采写的,这也是践行“走转改”,带头深入基层后写的一篇力作,布局谋篇精致,文字细腻饱满,回应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召唤,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通讯类作品写人物典型的很多,比如《司令当起村支书》《一诺千金——他为战友母亲当儿子二十年》《守护界河一兵团警卫马军武夫妇的故事》。人物典型写好了,获奖机会也很多,关键是事迹突出、情节感人,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八、参评作品要避免硬伤

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但是也有部分作品,虽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但是却因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硬伤,而最终与获奖失之交臂。从这次参评作品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不能出偏差。如某电视台选送的电视名专栏作品“连线快评”,每天半小时的节目,对当下发生的热点问题和重要事件进行评析。因为已被定为一等奖候选作品,需要全体评委审看。那天播出的内容是卫生部为解决病人看病难问题,提出对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管理。主持人对卫生部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措辞比较尖锐,评委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是导向出了偏差,结果未能获评。

2.报道的事实部分要准确,不能前后矛盾。如某电视台选送的《女童接连被碾,18路人漠然而过》的新闻报道播音员在开头语中讲到“虽然这个片子没有血淋淋的场面,但给小孩看了也会造成心灵的伤害”,作了善意的提醒。但在后来的画面中。播音员说“老奶奶从血淋淋的地上抱起小悦悦”。事实前后出现了不一致,另外18路人漠然而过,但从电视画面看,因为天黑有些人可能没有看到,不能断然说他们是漠然而过。这个作品最终由于存在这种事实不够准确的问题而没有获奖。

3.不能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如江苏某地方报纸系列报道《只为烈士不留名》,只是在文章中有一处出现了“只(位)烈士不留名”,一个字出错,就从一等奖降到三等奖。中国新闻奖评奖舰定,一等奖作品因为是精品的要求,不能出现一个错别字或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

最后,多元化传播并不意味诸媒体各自为阵,互不往来,而是最终实现媒介融合,“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因此,《金华日报》选送的《多彩QQ群,和谐新空间》,在纸质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互动上做了有益尝试,它最终获奖启示我们,新闻报道在坚持发扬各自媒介优势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与其它媒体的互动、互补和互融,从而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作者分别是浙江省记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均为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上一篇:为“病态”中的媒体人熬制“心灵鸡汤” 下一篇:安利猝死事件“免责操作”真相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