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

时间:2022-05-21 04:27:43

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

一、何谓人的和谐发展

何谓和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在历史上“和谐”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左传・襄》中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提出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要构建一个理想国,需要哲学王、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守其本分、分工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理想的、正义的、和谐的社会。在此假设下,每个人的灵魂中也有三种成分,即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欲望部分)及激情部分。他指出理性部分如果在三种灵魂中起到决定和领导作用,欲望和激情服从领导,并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三者相安勿扰,没有纷争,则这种人就是一个正义的、和谐的人。

而何谓和谐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应是身体、智慧、德行与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也认为“和谐发展”的内涵是指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即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道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变化。他指出,人都应当有机会发展个人潜在的天赋,这样才能得到满足,才能服务于社会,社会才能繁荣。[1]

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自己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自己的和谐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身心、智力和能力等和谐发展。马克思曾说过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并非要求每个人的所有方面都均衡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能够不停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创造潜能等,所以教育应尊重人的差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赋予人生命,使其在自然中得到不断发展。教育应尊重自然,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应是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提供人发展的条件,两者动态地和谐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基础上,人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教育应顺应社会,培养人的社会技能,促使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和谐发展与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收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2]

随着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忽视了人的和谐发展。由于我们的教育已经失去了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产生丰富的想象,无法形成深刻的感悟,人的内在和谐性就这样被分裂的教育打破了。[3]德裔美籍社会哲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1900-1980)曾形象地描绘到:“学生们只会用心地听课,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从而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与意义,并尽量一字不漏地把它们记在自己的活页笔记本上,以便他们以后记住这些笔记,顺利地通过考试……他们不需要产生和创造任何新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占有型的个人往往会因某一课题的新思想或新观念而感到不安,因为新的思想或观念动摇了他们所获得的固定的知识。”[4]人需要创造,需要感受创造带来的乐趣,体会生存的意义。

追根溯源,教育的现状是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工业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科技的盲目崇拜,“知识就是力量”,对知识的过分追求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流传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的论调,无不反映了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当今应试教育难以根除、素质教育难以开展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受教育者的功利主义追求。“家长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当大官”“有脸面”“找好工作”“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等等都是对外在目的的追求。由于教育被赋予了无限的外在价值,人内心的和谐开始被外在利益诱惑所撕扯,所以谋生教育和乐生教育的失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被功利化以后,人们就很难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内在的快乐与幸福了,生命的内在和谐就此被扭曲与摧残。[5]

三、学校教育如何适应人的和谐发展

1.重新认识教育对象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随着时代的要求,最初人的定义已由青少年学生拓宽为各个阶段的人,包括成人和老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人是个性的主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学习需要,都希望借着教育这块踏脚石实现自己的目标。当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时,会发现成人功利性目标很强,他们体会到社会的要求,他们接受继续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在职业上有较高的竞争力,但他们的好奇心已经不再像儿童那样强烈,记忆力特别是机械记忆力下降,时间上也不能保证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学习成效不大。教育要使成人和谐发展,就必须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发展的不同可能性。

2.改变教育内容和方式

教育要适应人的和谐发展,就无法避免这一问题的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就曾提到过这样一个话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什么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对我们要教育的对象哪些知识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索的。以往我们提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我们又提倡学好外语和计算机。这些都是由于科技理性的影响,使得教育内容都偏重于科技,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感受到有了科技知识,自己就是自然的主宰,可以任意控制自然,践踏自然。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在这不确定的认知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科目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厚,学习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等等弊端越来越多。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新课程改革提出改革陈旧的内容,化繁为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人文和科技精神并重。

而如何教,就涉及到教师,除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有探究性教学、引导性教学、问题性教学及设计教学等。在过去,中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式教学特别是机械式的传授教学,教师处在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学生就是无条件的接受。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只是被动的容器,没有活力、没有创新性等等问题在今天更显突出。为了改变这一单一的模式,新课程改革重新提出了以往被忽视的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教学。

3.改善师生关系

中国有着优良的尊师重道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有着极高的权威,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教导。师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这使得学生自我的个性被压抑,思想僵化,缺乏生命力。学生不敢与教师沟通,惧怕教师,与教师的相处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而现今,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提倡一种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学生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更能与人和谐的相处。

4.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联系

人是同时以多种角色存在的,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行、职业、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只关心孩子的成绩,甚至以金钱作为诱饵,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促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使孩子能在“统一”的环境中和谐发展。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同样很大。青少年自身思想不成熟、阅历不深,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受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过于注重穿衣打扮、无节制消费、迷恋网络等。加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做好宣传,进行积极地导向,共同为培养和谐、自由发展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王番等.爱因斯坦教育观述论[J].高教发展评估.2005,(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194.

[3][5]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人之和谐发展视角的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2005,(5).

[4][美]E.弗洛姆著,黄颂杰主编.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12.

上一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关系 下一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点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