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一货币政策调控下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分析

时间:2022-05-21 09:08:06

我国统一货币政策调控下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使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操作形成了区域非对称的货币供给。依据最优货币区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认为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东部沿海区域的政策效应优于中西部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直接原因。我国应关注区域差异实行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最优货币区理论;脉冲响应函数;非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64—05

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货币当局更多关注经济整体运行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以货币区内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经济周期的一致性为前提,如果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货币政策就会产生区域非对称效应,不但使货币政策难以实现既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会给部分地区带来负面影响,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国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东中西部的差距较大,如何解决统一货币政策下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及其衍生的区域非对称性矛盾、使二者趋向均衡则是本文欲探讨的重点。

一、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操作特点及其区域影响

(一)我国近年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统一操作的特点

随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增加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我国外汇资产迅速增加,由此,央行一直在被动地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并不断采取措施对冲过快增长的外汇占款,以稳定基础货币的投放。近几年央行政策表现如:2007年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冲击,央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国内经济回暖以后又恢复到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国内外经济的运行状况,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特点主要如下:

1.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一方面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另一方面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入外汇,体现为外汇占款的大幅投放。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各项构成的变化看,国外资产项目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从2003年的50.23%增至2010年的83.09%。外汇占款是其主要组成,从48.13%升至79.75%。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从2003年的31.03%降至8.03%,这说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以外汇占款为主渠道,再贷款投放渠道作用下降,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2.对冲外汇占款成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主方向。外汇市场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造成冲击,为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和物价上涨,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多地用于对冲外汇占款。

(1)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公开市场人民币业务操作以回笼基础货币为主。由于我国国债市场规模不大,不足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增加,2003年4月央行开始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项目构成的变化看,发行债券项目占总负债的比重从2003年的4.9%上升到2008年的22.13%。

(2)再贷款和再贴现。为了对冲新增的外汇占款,防止基础货币的过多投放,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逐步下降。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两次调高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底,央行连续两次调低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2010年12月又再次调高两率,以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渠道的基础货币投放。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近年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从2004年4月至2008年6月共2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上升到17.5%(大型金融机构)和16.5%(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下半年连续四次调低至15.5%和13.5%,2009年维持不变。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央行又分别11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中小型金融机构也达到了18%。央行频繁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也是为了对冲大幅增长的外汇占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央行于2007年8月允许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直接以等额的外汇资金交存新增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以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

(4)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于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利率充当了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允许金融机构在一定区间浮动。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央行分别8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9次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央行分别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央行又分别5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以防止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剧。

(二)统一货币政策操作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研究方便,本文依据樊纲等(2010)报告中我国各省份市场程度的量化数据和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相似程度[1],进行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分析,最终将31个省份为三个区域:经济发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简称A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包括河北、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简称B区域;经济不发达区域,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简称c区域。以此划分结果作为区域范围的界定。

在我国现行的间接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是基于国家层面、满足宏观货币调控需求进行的,较少考虑区域因素。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都是统一的,其中最主要、最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都没有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差异。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本身具有区域结构调整功能,可以通过其发放条件和范围体现区域因素,但是随着我国再贷款、再贴现业务量的下降,其结构调整功能也难以发挥。另外,央行对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的调整是统一的,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需求。货币当局关注的操作目标变量基础货币、中介目标变量货币供应量也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没有对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区域差异给以关注。

近些年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和对冲操作产生不对称的区域影响,产生了“抽瘦补肥”的作用。从外汇占款这一主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来看,由于各地区对外贸易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外汇资产差异较大。A区域的省份经济较发达、开放程度高,获取的外汇资产相对较多。2010年A区域出口总额分别是B区域的8.32倍、C区域的22.6倍。2010年进出口总额最多的广东省,达到7846.6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为202.61亿美元。而欠发达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获取的外汇资产较少。青海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为7.9亿美元,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只有2.19亿美元。基础货币投放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从对冲手段看,央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不只是面对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机构,而是面对全部的金融机构。另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以外汇资产上交新增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于不同区域分布的金融机构也会产生不对称的作用。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的区域,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较多,资金也相对充裕,以外汇资产上交新增存款准备金对其资金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于经济不发达、开放程度较低区域的金融机构外汇资产较少,只能以人民币上交存款准备金,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其资金紧张。

由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区域非均衡性,区域货币供应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以区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来估计区域广义货币供应量,2010年A区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2241.5亿元,B区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86263.2亿元,C区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10702.4亿元,A区域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B区域的2.05倍,为C区域的3.45倍。可见A区域的货币供给更加充沛,而B、C区域的货币供给则相对较少。

二、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理论判断和实证检验

(一)基于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理论判断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会给各区域经济带来不同影响。蒙代尔指出,在最优货币区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将不存在。如果我国满足要素高度流动性、区域产品多样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等最优货币区标准,即使区域经济具有非同质性也不会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如果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约束下的统一货币政策必然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

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标准判断。目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还存在着地区分割现象,不能实现自由流动。受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差,流动数量在整个人口中占比较少,且是单向地从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区域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资本流动性也较差,A区域一直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我国资本更多地从经济不发达区域流向经济发达区域。信息和技术要素也更多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A区域。生产要素很难从经济发达区流向经济不发达区域。可见,我国目前不满足生产要素流动性标准。

从产品多样化标准来看(表1),经济发达的A区域第一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的6.95%下降到2010年的5.56%,该区域的第一产业比重最低。A区域的第三产业比重在三个区域里始终最高。B区域第一产业比重最高,B区域的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下降,在三个区域中始终最低。C区域的三个产业增加值占比居于A、B两个区域之间。三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不满足产品多样化标准。

从金融一体化标准来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区域金融相关比的比较:金融相关比是戈德史密斯提出的反映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通常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本文用区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除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出ABC三个区域2010年的金融相关比:A区域为3.23,B区域为2.27,C区域为2.44。其次,区域货币化比率的比较:货币化比率是麦金农提出的反映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常简化为M2与GDP的比。本文用区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区域M2的估值,计算ABC三个区域的货币化比率:A区域为1.90,B区域为1.35,C区域为1.47。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超出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说明我国距金融一体化的差距较大,也不满足金融一体化标准。

(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实证检验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比较ABC三个区域产出和物价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时滞和时距分布的差异。选取区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rgdp)和区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epi)作为经济变量,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样本期间为2004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所有变量为季度数据,采用X12法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以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ADF单整检验显示变量水平值为非平稳变量,一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变量。

建立三个基于平稳的差分变量VAR(2)模型如:

Y1t=(d(Lrgdp_a),d(Lepi_a),d(1m2))

Y2t=(d(Lrgdp_b),d(Lepi_b),d(1m2))

Y3t=(d(Lrgdp_c),d(Lcpi_e),d(1m2))三个VAR模型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小于1,位于单位圆内,说明三个模型具有稳定性。基于三个稳定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区域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曲线和累积响应曲线见图1和图2。

从货币政策冲击对三个区域产出水平的影响比较看,B区域受到冲击后的波动幅度较大,第2季度下降1.14%,而A区域和C区域分别下降0.46%和0,81%:第2季度到第5季度三个区域的产出都有上升,B区域上升的幅度超过A、C区域,最大为1.05%。但由于B区域产出下降幅度超出A、c区域,该区域的累积受影响程度并非最大。从累积脉冲响应图看,前十期的累积脉冲响应最大的是A区域,为0.3349%,B、C区域为0.2322%和—0.0260%。三个区域产出水平的货币政策效应最大的是A区域,其次是B区域,最小是C区域。

从货币政策对三个区域价格水平的影响比较来看,货币政策冲击对B区域的影响最大值出现在第3个季度,为0.16%,A区域的最大响应值出现在第2个季度,为0.035%,C区域的最大响应值出现在第2个季度,为0.051%。从价格水平受货币政策冲击影响的累积程度看,前十期A区域价格水平的累积响应为0.062%,B区域为0.0864%,C区域为0.0647%。受货币政策冲击,价格水平上升最大的是B区域,其次是c区域,最小是A区域。

综上分析,基于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判断显示我国不满足最优货币区的主要标准,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判断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基于时间序列的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结果也显示我国存在区域效应的非对称性。

三、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成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A区域省份的经济发展较快,2010年三个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46%、36.09%和14.45%。东部区域GDP占比大,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多满足了A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区域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的A区域投资机会、消费水平和出口能力都超出B区域和C区域。

其次,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从产业结构看,各区域产业结构存在差异。相关研究显示不同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不同:第三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值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响应值最小。在我国的三个区域中,A区域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也较大,第一产业比重最小,该区域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值应该最大。中部区域的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西部区域的产业构成居中,B、C区货币政策效应会小于A区域。

(二)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直接原因

1.金融机构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使货币政策传导畅通。我国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区域省份分布的金融机构数量多,欠发达区域省份分布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2010年末,广东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达到15195个,从业人员为279824人,资产总额为105279亿元,法人机构为138个。总部在广东省的证券公司有22家,基金公司19家,期货公司25家,保险公司14家。青海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963家,从业人员为13066人,资产总额为3322亿元,法人机构为31个;总部在青海的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各有1家。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

2.企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企业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会做出不同的响应,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以及企业的规模和融资渠道等都会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我国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取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则比较普遍,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民营企业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规模大的企业融资渠道多于小规模企业,有能力应对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而小规模企业融资渠道少,信息不对称使得小企业更多依赖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净值小,获取银行贷款也比较困难,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反应敏感。融资渠道较少的企业就比融资渠道多的企业对紧缩货币政策敏感。不同区域企业构成不同,就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同的反应。

3.区域居民消费投资水平差异。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主体之一的居民,既是投资者也是消费者。不同区域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较低,居民的消费水平高,消费贷款需求也较大,愿意持有储蓄以外的金融资产;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居民情况则不同。从区域居民收入水平比较,2010年山东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为23897.80元,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7890.25元;青海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为13854.99元,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3862.68元。从消费水平看,2010年广东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为18489.53元,农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为5515.58元;青海省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为9613.79元,农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为3774.5元。2010年末广东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1360.7亿元,青海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8亿元。经济发达区域的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比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居民更加敏感。

四、改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央行大区分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影响力,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人行大区分行应当参与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使货币政策的制定适度关注区域经济金融形势的差异。赋予大区分行在货币政策执行中一定的权力,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进行灵活掌握。实行区域差别的货币政策,如实行区域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提高该区域的货币乘数,提高中西部区域金融机构存款的多倍创造能力。实施区域化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

第二,大力发展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中西部区域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适应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从所在区域吸收存款,并将资金用于本地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区域性政策银行专门支持欠发达、不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一方面为中西部企业提供方便的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中西部居民提供较多的可供投资的金融资产。

第三,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参与意识,完善中西部区域社会保障体系,为中西部区域居民提供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企业和居民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敏感性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第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将我国构建为最优货币区。大力发展我国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区域,除了依靠实施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外,还需要依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积极支持。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相互流动,引导生产要素向中西部流动;提高中西部区域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中西部区域产品的多样化;鼓励中西部区域的对外贸易,提高其经济开放程度。

上一篇:产品营销成本策划 下一篇:并购尽职调查: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