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资方解困局

时间:2022-05-21 03:27:34

多元融资方解困局

评之评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有开放的思维。

首先要解决大中型企业融资方式的问题。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中介,同时具备风险定价和重组借款企业的功能,但金融中介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资产质量较差的企业(通常是中小企业)会依靠金融中介融资,而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通常是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目前,中国银行贷款对象趋同――大企业和大项目,根本问题是中国的直接融资不发达,尤其是公司债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大中型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融资,银行通过管制的利差,对大中企业和大项目贷款,就已获得充足的利润空间,没有必要再冒风险向中小企业贷款。在宏观调控背景下紧缺的信贷资源,更不会被用去冒险。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解决大中型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围魏救赵”方式,才能迫使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

事实上,在一个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金融中介机构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说,在企业建立初期,主要投资者往往只有企业老板自己和他的家族,以及邻里、朋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些专业的私人投资者、私募基金或风险投资者开始介入;只有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商业银行或直接融资渠道(如上市)才开始介入。这样的安排让不同的金融中介机构,分担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也满足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一味要求商业银行全部承担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贷款重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开放民间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私募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甄别合适的贷款对象,扩大中小企业贷款。

为防止融资问题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解决部分适应市场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尚未到位,还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盲目强求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犹如推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海,其实质也是让商业银行承担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成本。现阶段,财政必须发挥引导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作用。

因此,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才能轻装上阵,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观点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制度变革 下一篇:乳业风声鹤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