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过山车”考验

时间:2022-04-12 05:21:39

中国油价改革的时机与油价涨跌并不必然相关,改或不改考验的是政府的承受能力

2008年9月23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大厅,NYMEX原油期货交易员双手遮面。

在金融市场过去两周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大动荡之际,国际原油市场也随之跌宕起伏,如同“过山车”般惊险刺激。从9月16日到9月22日短短一周,已经跌落100美元/桶以下的国际原油价格,又从90美元重新攀升至120美元。

9月22日,市场对美国政府救市措施前景担忧,避险资金再次涌入大宗商品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16.37美元,收盘时再次登上每桶120.92美元的高位,并创下1984年原油期货市场建立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石油市场最坚定的牛市鼓吹者――美国投行高盛,尽管下调了对今明两年油价的预测,依然高唱高油价赞歌。“虽然有最近的下跌,但我们相信,大宗商品牛市还远未终结,因为过去几年导致价格上涨的严重的供应限制仍未曾改变。”高盛分析师在9月17日的研究报告中称。

石油价格的暴涨,使刚刚回升的对中国油价机制改革的期待,再次变得模糊起来。对于一直痛惜未能抓住低油价时代改革其石油价格机制的中国,在油价回落到100美元以下时,建议政府进行油价改革的呼声再起。

中国改革石油定价机制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与国际油价的接轨。不过,即使在油价跌至100美元以下的时候,面对既要防通胀、又要防衰退的形势,中国仍然难以下定接轨决心。等到油价再涨回120美元时,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

“改革是不存在合适时机的,这考验的是政府的承受能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财经》记者。

油价上演“过山车”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随着金融危机大幅动荡,工商东亚调研部石油分析师花开玲也感叹,“波动之猛烈确实在近年来不多见”。

早在2007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称欧佩克)等多家机构便预测,油价“破百”仅是时间问题。2008年新年伊始,国际油价轻松突破100美元/桶,到7月11日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盘中新高,半年内涨幅达40%。随后,油价开始持续下跌;9月9日收于每桶102.58美元,短短两个月内跌幅达30%。

不少人都坚信,供求关系仍然是决定油价走势的最终及最重要因素,但短期内油价的骤涨骤跌,却不能不归因于浸染了金融色彩的石油以及风云诡谲的全球政治走势。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在其中推波助澜。林伯强认为,虽然投机并不是油价的决定因素,但投机行为从供需两方面对油价进行了放大。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金融市场掀起的海啸,令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受此影响,市场预期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原油需求严重放缓,纽约原油期货市场逼近90美元关口,收于91.15美元,伦敦原油期货市场则收于89.22美元。

随后,为应对日益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大举注资力图稳定金融市场。

9月19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分别宣布新措施,为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提供约为2万亿美元的支持,并表示正在酝酿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美国总统布什当天发表广播讲话,敦促美国国会尽快批准这一对美国整体经济“至关重要的”金融救援计划。受此利好消息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连续两天大幅飙升,纽约市场油价重新收于100美元/桶之上。

然而,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只给投资者带来短暂的信心支撑。由于担心上述金融救援计划造成美国财政赤字增加,从而引发美元贬值,不少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移到商品期货市场。9月22日,纽约汇市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全面下挫,国际油价震荡冲高。

在国际油价的巨幅涨跌之间,投机资金炒作的痕迹非常明显。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rporation,KPC)首席执行官萨阿德舒韦布(Saad Ali Al-Shuwaib)曾对《财经》记者表示,“石油投机交易是油价飙升的最危险、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声称,石油投机交易至少造成油价40%的上涨,而美元贬值亦推动油价上升。

牛市神话能否继续

可是,如果只是投机交易,牛市如何能持续如此之久?进入2008年,全球石油价格上升态势已持续逾五年,到2007年年初时涨至约50美元/桶,涨幅达到157%。

根据BP自1861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也是有纪录的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油价时期。1973年、1980年和1990年三次石油危机时,油价也曾出现飙升。

中信证券研究分析显示,自2003年开始的此轮油价上涨,涨幅小于前三次的油价飙升――扣除通胀因素,前述石油危机中,油价在六七年间上涨653%。

不过,历史上前三次油价飙升均未超过一年,这一轮油价飙升的长期持续是前所未见。究其原因,前三次油价飙升基本由于供给短缺所致,而此轮油价上涨中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明显大于供给因素。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供大于求时代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石油供需关系脆弱平衡的时代。

今年7月初,BP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2008》报告披露,200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4%,连续第五年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其中,中东、南美与中美洲以及非洲等石油出口地区的消费占据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二。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为8597万桶/天,比上年增加1.3%,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预计2013年将增加到9410万桶/天。

与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的石油供应明显后劲不足。受2006年11月以及2007年2月连续减产的双重影响,欧佩克2007年的产量每天减少35万桶。2007年,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石油生产增长疲软,每天仅增长20多万桶;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产量也连续第五年下降。BP的统计显示,2007年全球石油产量下降0.2%,是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在2007年基本未出现显著变化,仍保持在1.24万亿桶的水平,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足以开采41年以上。不过,石油供应缺口存在则是一个现实。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缺口达到每天195.65万桶。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有的产能和需求预测下,2008年将会有每天342万桶的供给缺口。

中东地区仍然是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基地,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承担着全球原油供应的31.2%。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欧佩克国家剩余生产能力已经很小。国际能源署预测,产油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自身石油需求上升,以及剩余产能不足,将使欧佩克在2010年的原油出口减少0.9%。因此,石油供应偏紧是造成油价上升的直接原因。

自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令未来油价走势增添了最大不确定因素。BP的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全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9月4日的报告称,2008年年中,世界经济已经“在衰退的边缘摇摆”,并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9%降为1%-1.5%。

与上述经济指标对应,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EIA) 8月12日公布,2008年上半年,全球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的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下降了80万桶,创26年来的最大降幅,6月美国原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亦下降5.6%。

不过,尽管油价自8月以来出现下跌,早在2005年预言油价将高企的高盛认为,目前对金融市场的担忧、怀疑以及虚虚实实的需求疲软,把大宗商品价格压得低过了长期供应的合理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

BP的统计显示,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下降0.9%,每天减少近40万桶。尽管中国和日本的石油消费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但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基本与历史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时机问题考验决心

中国的成品油油价政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自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三次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措施。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协商确定原油交易结算价格,此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从2000年6月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新加坡市场的油价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2001年11月,中国再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制定汽柴油零售中准价,国内石油公司在该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制定汽柴油的零售价,并以不少于零售价5%的折扣制定批发价。中准价在各省有所不同,当国际油价波动幅度超过8%时,发改委将进行调价。

这种成品油定价机制虽然与国际成品油价进行了挂钩,但并未实现市场化,在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平稳的时候,价格调整往往不能顺畅执行。2007年年初,国际石油价格从此前的20美元/桶涨至约50美元/桶,中国的油价就未能随之相应上调,理由即是认为油价太高。不料国际油价此后节节攀升,中国成品油价格管制之下的弊端暴露无遗。

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后可能引起通胀率上升,由此带来社会不稳定,成为油价调与不调的最大顾虑。林伯强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政府对调价推高CPI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油价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油价管制之下,CPI数据没有被真实地反映出来,并且市场基于对政府调价的预期进行囤积居奇,则严重影响到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由于政策对市场机制的干预,获得经济上合理的上游资源变得困难。此外,政府补贴也使消费者得以置身油价上涨的影响之外。”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Christof Rühl)表示。

对于近50%原油需要进口的中国而言,油价高企之下的输入成本上升非常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炼油企业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亏损。政府予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补贴,不仅不能完全弥补亏损,还遭到了巨大争议。

市场信号的失灵,又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产生了扭曲,是对石油石化企业内在公司治理机制的严重损伤和打击。原中石油董秘寿铉成曾对《财经》记者表示,“企业无从判断哪些是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带来的亏损,哪些又是政策造成的亏损”。

林伯强认为,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接轨分为两方面,一是短期行为,即政府进行调价,运用行政干预强行进行价格接轨;二是长期行为,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形成以市场为主的定价机制,政府只是进行监管。“第一种接轨仅仅是价格、价钱的接轨,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接轨,而后者才是价格机制的接轨。”

事实上,中国也曾多次表示要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8月18日,在国家能源局成立后的首次新闻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要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考虑到各种国内可承受的程度,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会采取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办法进行过渡。

不过,问题在于,中国能源价格主管官员类似的表态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已多次重复,并无新意。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中石油独立监事李勇武曾向国务院高层建议,采取“分品种、分阶段、小步慢跑”的方式,先放开对CPI指数及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航空煤油和汽油价格,将煤油与汽油开放后的收入补贴到柴油上,从而稳定柴油价格。可是,在全力保证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形势下,油价政策未作任何调整。

在林伯强看来,以中国对于稳定的顾虑,即使油价再度低迷,在目前这个国内外经济比较敏感的时期,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可能性也不大。“政府总是会担心。如果改革后,油价走低,没问题;但油价继续走高,怎么办?”

而事实上,合适的时机并不存在,不同时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林伯强认为,改革不存在时机问题,而是政府的决心问题。“改革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而不改革又会对种种行为造成扭曲,因此政府需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上一篇:B计划难救美国 下一篇:新一轮金融改革:任务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