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训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时间:2022-05-17 08:10:01

高职实训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倾向。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在高职实训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其基本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高职 实训 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87-01

一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众所周知,实训教学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及特色所在。学生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对“点状”的单一技能进行统筹、协调直至融会贯通,培养出解决职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仍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倾向。如实训教学虽然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却仍是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存在一定的“注入”特征;教师实际上仍然完全掌控教学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受教育者”地位,而非主动学习的探究者与实践者;师生之间基本仍是“你讲我听,我练你评”的单一“教与被教”关系,而非依靠合作、互动与分享来“共建”教学课堂的生动关系。

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要将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建设成人本主义的“生态课堂”,必须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来构建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行动导向是以“行动”为其核心与特色的。这里所说的行动,是指在教学中所设计的“符合生产或服务一线工作环境对学生能力所提出之要求”的行动,并以完美达成这种“行动”作为教学的导向。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改变被动受教的模式。要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切实行动起来,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来检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从而培养出扎实的综合工作能力。其次,上述的行动并非盲目行动,而是根据生产或服务一线工作环境的标准和要求来决定应该如何“行动”。即要按照生产或服务一线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能力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依照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的流程;按照生产或服务工作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能力水准。

二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

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最基本的商品销售为例,在实训中,教师可依据行动导向思维,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所谓项目驱动,即按照外贸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环境及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将实训教学内容整合为由师生协作完成的一个情境化、虚拟化的项目。其特点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不仅要在课前动手搜集相关资料,而且在课上要通过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的方式,来商定具体的项目工作流程,并分组执行项目。此外,还要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预估和应对;在项目结束后,学生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从中所体现的能力水平进行自评,并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支配者与控制者,而是扮演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与“助学者”的角色。如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将与设计、实施工作项目相关的资料查找工作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报刊以及网络资源等方式,为设计项目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模式与经验支持。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商务措辞、客户接待、广告宣传等若干方面着手,来设计具体的工作流程并编写脚本。此外,还应对报关是否顺利、可能产生保险理赔责任等意外情况做出预设性质的应对考虑。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作为参与者加入学生的分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的想法要予以肯定和赞赏,对于考虑不周全之处,则加以诱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尽可能将项目工作流程设计得更实用、更完善一些。

之后,即可进入项目的落实阶段。首先,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项目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预估;之后即进入具体的流程实施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由发挥,尤其是突破项目原有脚本框架的自由发挥。教师应更多地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多考量学生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准,并在内心做出评价。

教学项目完成后,教师应提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将项目执行的结果与此前学生对结果的预估进行比照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而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座谈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感想,谈谈自己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经验,对于哪些显性知识加深了了解,挖掘了怎样的隐性知识。之后,教师应对学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准予以点评,对存在的缺陷予以重点指正。最后由学生共同撰写项目报告并归档保存,以便作为今后类似实训课程的参考资料。

另外,对商务英语教学来说,让学生掌握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中西文化之间,在交际语言、餐饮礼仪、服饰礼仪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之处。故而,在商务英语的实训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冲突情境来帮助学生消除中西方文化间的隔阂。由于这些情境往往较为日常化,没有明显的流程可循,故而运用角色扮演法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则更为适宜。角色扮演法,即设置较为逼真的情境,由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行为责任。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原则。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类似,教师要组织学生集思广益地设计教学情境,并对交流中的要领予以讲解,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及其能动性的科学教育理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有多种具体方法可供灵活选择。应积极引入行动导向思维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将实训水平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上一篇:应用文格式亟待规范 下一篇:职业学院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