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2-05-16 12:01:51

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教委规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讨论利用语篇分析理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被广大学习者普遍认为是学习上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果是一个值得外语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近些年,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篇章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受到我国广大外语教师的重视。而篇章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篇分析理论,语篇分析已经成为外语阅读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

语篇分析理论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至今,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就语篇分析理论展开了既广泛又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广大外语教师研究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澳大利亚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指出“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也就是把语篇视为超级句子,认为可以像研究句子一样来研究语篇、并形成一套较系统的语法”。由此可见,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语言学家对纯语法和句本位的研究,主张将语法研究与语篇分析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易获得完整的语篇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语篇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80年代中期,国外一些语言学家还提出了语篇教学大纲的想法。我国国内的很多语言学家也将它应用到英语教学的许多方面,这符合我们国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不仅要重视学生句子水平的语言训练,还要使学生逐步发展到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原则。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向学生教授词汇、句子,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诸多因素中,陌生词汇是主要因素之一。绝大多数学生在遇到陌生词汇时首先想到的是查字典,而不是在理解整个语篇涵义的基础上,利用语篇分析理论的相关知识揣测词义。这样时间长了之后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还会使学生形成对字典的严重依赖,因此大大降低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句子、段落、篇章是书面语言不同层次的结构元素。词汇是最基本的表意单位,句子是词汇依照一定语法的有机组合,段落是句子的有机组合,篇章是段落的有机组合,这些元素的表意功能是很不一样的。经广大学者的研究表明,只有在篇章和段落这两个层面上,学习者才有可能获得词汇和句子真实可靠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词汇才是活的词汇,才是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和意义相对完整的词汇。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文章获得词汇量的积累,进而为理解文章、形成技能奠定基础是广大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说其重要的原因是它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外语教师不能不顾及课文及学生的特点而一味简单地通过句子和课文的讲解,向学生解释词汇的各种用法,而应将词汇的讲授包含在文章之内,作为整体来讲授。教师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依据语篇分析理论和背景知识揣测词义;一方面可以采取引导方式重点讲解或启发学生掌握在阅读过程中影响理解的词汇,为他们阅读英文文章扫清障碍。培养学生运用语篇分析理论知识推测陌生词语涵义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上下文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揣测词义;可以通过前后出现的句子分析陌生词语的意思;还可以通过给出的例子分析陌生词语的意思。通过语篇分析理论知识分析推测陌生词语的含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对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语篇分析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必须参与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

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对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应先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然后再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从全局入手掌握全篇的能力。从而实现使学生掌握文章主旨的同时掌握词汇、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到的作用,最终达到 “既见林又见树”的教学目的。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从语式、语场、语旨三要素着手,要求学生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主要信息;从文章内部的上下文入手,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模式信号词入手,了解文章的体裁及结构。我们都知道文章的发展有一定的模式,行文模式与文体有关。英语文章的文体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具体说,议论文在结构上是三段式:引言、正文、结尾。发展方式由结果―原因或原因―结果;由一般到具体或具体到一般。说明文对客观事物的功能、形状、构成、特征、性质等进行介绍和解说,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与对比分析结果。记叙文是按照时间的开始、发展、高潮、回落、结尾来行文,层次安排有简单列举、按时间重要性发展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空间顺序、对证关系等方法。教材方面,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原有教材;另一方面,可以从目前的多种多样的英语读物中选取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同时能反映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在课堂方面,为实现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以引导学生自行理解课文篇章为主,讲解为辅;以引导学生理解反馈为主,提供解释为辅来达到阅读训练的效果和教学目的。

从以上论述可见,语篇分析理论是英语语言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反映了广大研究者对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对英语语言本质了解的持续提高,同时也为英语阅读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极大提高了教师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因此,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必将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教与学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ad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Arnold,1985.

[2]戴俊红.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10.

[3]葛娜娜. 英语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0

[4]郭钧华.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2,8.

[5]李兰. 语篇分析能力的建构对阅读理解的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

[6]李学谦.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语篇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

[7]刘甜. 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学习策略调查分析[J]. 才智, 2010,5.

[8]阮蕊.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11,19.

[9]孙嘉雯. 语篇分析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10]张庆芳. 英语泛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方法刍议[J]. 洛阳大学学报, 1997,9.

[11]张庆芳. 英语泛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刍议[J]. 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 1997,12.

[12]邹照兰. 功能语篇分析与英语阅读教学[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8.

作者简介:孙晴霞 (1974-),女,讲师,文学硕士。

上一篇: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下一篇:禀芥豆之微 成作用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