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05-16 12:13:23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之我见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建议和措施。结果表明:建立良好愉快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家长的支持等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和基础;并提出重视体育课堂中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增加游戏教学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多渠道建设和开发体育器材设施等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

1前言

小学生具有天生爱玩、好动的习惯。他们聪慧,敏捷是学习体育知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小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人只有对一事物产生兴趣才能将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自愿参加体育锻炼,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讨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2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和基础

2.1建立良好愉快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

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总是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他仰慕某个教师,那么他自然的就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喜欢老师所担任的课程,也会认真上好体育课,相反,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老师,就会反感体育老师从而不喜欢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表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中要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的理念,尤其针对小学生,传统灌输式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僵硬单板的教学方式更不能满足儿童的好动好玩心理,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变幻新颖的教学模式,满足小学生的心理好奇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主动融入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中,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们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心理没有压力,从而更容易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温婉的语言、平易近人的举止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包容,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有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不易掌握,或者在练习过程中总是出现错误,或者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进行体育训练等等。这时教师就要循循善诱,讲清动作要领以及学习动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鼓起勇气多做练习,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心理上不那么紧张。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就得到了支持和继续练习的动力,就会越练越起劲,越来越有自信,逐渐走向成功。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老师会越来越喜爱,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1]

2.2小学生培养体育兴趣需要家长的支持

家长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家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一些错误的观念可能导致家长不喜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如有些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容易受伤,害怕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所以禁止孩子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还有些家长认为体育不重要,小学只学好数学、语文、英语才是关键,自己的子女有体育的天赋家长也不鼓励子女参加体育运动,甚至禁止子女参加体育比赛;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只要子女参加体育活动一喊“累”,父母马上让孩子停止运动,这些现象导致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缺少家长的支持力度,从而限制了运动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抑制了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宅式管理”[2]限制了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宅式管理”可以理解成长期让孩子呆在室内,不与外景环境接触,这与“阳光体育运动”是相违背的,阳光体育运动要求青少年走出室内,到阳光底下进行体育锻炼,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现代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健康隐患,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宅式管理”。青少年成长在这种封闭式的环境下,缺少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产生偏执的极端性格,对事物容易产生漠不关心的情绪,长此以往,体育学习兴趣也会渐渐地淡化。

3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措施与建议

3.1重视体育课堂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同伴之间保存良好的交往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处于愉悦、稳定的状态中,积极与同伴进行交往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也为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交往的机会。同伴也是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同伴喜欢体育运动,对体育充满兴趣,那么同伴的这种榜样就会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与这样的同伴进行交往的小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和模仿的心理。小学生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需要自己维持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同小学生带着各自的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在学校的共同体育活动中也会做出不同的表现,即使都是上体育课,同一个教学任务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同伴交往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分享体育知识经验、互相模仿体育活动、互相进行体育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可以拓展知识、丰富认知、发展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体育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交往这一重要环节。

3.2增加游戏教学使学生体验快乐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依据小学生的天性,爱玩、好动且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等特点,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机会。[3]游戏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和成人一样要接受某些规范、规则或规矩的约束,在游戏中正是遵循规则的体现,一个完整体育游戏包括游戏方法、游戏规则和奖惩办法,而且在游戏奖惩是非常重要的,奖法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娱乐性、培养体育参与兴趣,有可以强化小学生参加游戏时要遵守规则。所以,体育游戏极具社会化功能。

体育游戏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无形地树立规则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使学生按照规则活动,如在过马路的游戏中:假设你的呼啦圈是一辆汽车,你是司机,系好你的安全带。当听到“绿灯”时,抓住呼啦圈环绕于腰部,在活动区域内行走,要注意躲避其他车辆。然后听教师的口令活动,如红灯—停止;黄灯—慢慢移动;学校区域—跳跃;公路—跑;上坡路—行进;爆胎了—单脚跳;隧道—迅速低头;水面浮油—转弯并快速转身;紧急通道—移到场地的边上并停止。这样的一个过马路小游戏不仅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了过马路的知识,更教会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于此的游戏尚且很多,教师如能在课堂中经常运用,必将对学生的行为和个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让他们在快乐中运动,并且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小学阶段属于体育学习和整个学校教育的首要阶段,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展的主要阶段,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大多数小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体育,他们眼中的体育课就是玩耍,游戏就是最好的玩耍方式,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应多增加游戏教学,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感觉、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认识到体育课就是游戏课,所以将会很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4]

3.3多渠道建设和开发体育器材设施

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是保障“阳光体育”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宽广的场地和充足的器材才能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才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但是由于一些学校设施不足,体育器材的严重缺乏甚至影响到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更难说保障“阳光体育”的落实了。场地、器材的不足,导致了体育活动项目开展的单一,缺少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练习的兴趣,间接制约了“阳光体育”的普及和开展。所以,要多鼓励体育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并加大地方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支持。

3.4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培养体育兴趣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熟悉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根据不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获得最佳的体育锻炼效果。贯彻因材施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体育课教学。因此,了解学生是体育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同时,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照顾大多数,又要照顾到体育技能强的和体育技能差的小学生。同时,要求教师对体育技能强的小学生要特殊照顾,精新培育体育人才,另外对体育技能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要多激励,耐心辅导,可以采取降低运动难度、放慢学习进度等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4、结论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是做好小学生体育工作的基础。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小学体育教学应以体育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探索适应小学体育改革的新路,不断加强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广泛关注学生的身体特点和体育学习过程个所突出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在运动中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起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凤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6:90.

[2]林旺伟.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7):182.

[3]陈华.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2012,6:202.

[4]潘静洁.论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2-13,8(6):97.

上一篇: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 下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