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整改情况工作汇报

时间:2022-05-14 11:05:30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整改情况工作汇报

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鄂财编办发[2006]5号)要求和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统一部署,以及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湖北省2006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鄂财编文[2006]4号)的规定,我们自8月上旬开始,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自查整改、督导整改和重点整改任务。截止目前,市直共公开财政与编制政务类信息548条840余万字,公开财政资金类信息54项46046.26万元,公开部门预算单位56个,公开机构数437个,人员编制19124人。严格按标准建设了免费查询点。

一、深化认识抓整改,强化措施搞自纠

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是确保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8月上旬,我们立足早安排、早行动,及时对试运行公开信息的查、纠、改和相关信息的拾遗补缺工作作出了部署。

一是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随即召开了“两公开”上网信息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动员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两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传豪结合我市实际作了安排部署。随后,市财政局和市委编办召开联席会议,对自查整改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二是从纪律上保证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扎实有效进行。市委、市政府重申了问责处理规定。市委、市政府督办机构将“两公开”内容的整改、完善、充实及查询点建设等纳入专项督办范畴,在工作上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及时组建了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自查自纠与全面整改督导工作组,明察暗访,督导整改。四是科学决策,周密部署“两公开”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市“两公开”办把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查、纠、改重点及时进行了细化、安排。8月28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从时间、任务、目标、问责、考核上,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并对自查、整改的关键环节、重点内容作了说明。9月上旬,市财政局连续下发了4个关于强化专项资金整改核查的紧急通知,市委编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专项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的通知》,将上网信息的查询比对分别按职责分工,列表分解到了各相关科室单位。9月中下旬,市财政局组织科室单位对政务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了集中盘点,对照文件、项目查偏差、查遗漏,确保了上下衔接,逻辑无误;市委编办组织人员对已上网的机构编制信息进行复核确认,确保信息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内容的真实性,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五是强化责任,导入奖惩,推动“两公开”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市委、市政府推行了市级党政领导分工联系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两公开”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工作。市“两公开”办出台了《市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市财政局和市委编办分别强化了落实查、纠、改的工作责任,并引入了严厉的奖惩措施,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了查、纠、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二、锁定整改内容,做到“八个严格”

在“两公开”的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中,我们坚持面上统一部署,点上逐一细化,从财政信息到财政资金、从分配政策到使用项目、从机构设置到职能配置、从核定编制到在编人员、从单位网络到社会查询点等都明确了严格的整改目标。

(一)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充实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内容。鉴于前期网上公开的财政与编制政务类信息,在取舍上影响完整性的情况,我们经过认真梳理,尽力做到了把政策、法规、职能、办事程序全面告诉群众。同时,增加了财政与编制部门工作制度、工作纪律、服务承诺以及廉洁从政纪律等内容。

(二)严格按照“四性”要求,狠抓上网公开的专项资金自查整改。一是从确保资金网上公开的及时性出发,全面核查在省财政厅下文拨付资金10天内和一个月内,是否完成了网上公开的相关工作,确保网上公开与实际工作同步进行。二是从确保网上公开的全面性出发,查验了每项财政资金分配及文件、管理办法、上级拨付资金数额、本级配套资金数额、拨付到人到户和到项目单位的具体情况,确保全面上网公开。对没有公开的部分,统一要求在网上备注栏说明原因。三是从确保网上公开的准确性出发,精心比对省财政厅统一要求填写网上公开表格的各个栏目,确保本级专项资金与上级公开数据一致,明细与总额一致,账表与实际相符。四是从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规范性填列出发,校核财政专项资金的填列名目是否符合《湖北省上网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填表说明》的要求,确保按省定项目完整填写。

(三)严格按照《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扩大部门预算公开面。对已公开的部门预算信息,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内容,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杜绝了信息表格出现空白和数据前后逻辑不符的现象。市财政局组织400多人次查对了部门预算总表的数据是否与人员经费预算表、个人和家庭补助预算表、项目支出预算表、政府采购预算表等表格的数据相吻合,各表的数据是否真实、可信、详细、全面,是否透明准确地反映了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在完善已公开部门预算信息的同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新增公开方案,由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强化措施,组织实施了部门预算单位的扩面公开。

(四)严格按“实名制”要求,精心开展机构编制信息的核对、整改。我们对已上网公开的机构编制信息,着重抓了对机构编制和在编在职人员两大类信息的自查自纠。其重点一是核对机构编制公开信息的项目是否齐全,内容是否规范;二是核对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的依据是否真实、准确;三是核对机关事业单位行政、事业、老干、工勤等各类编制是否定编定岗到人,分类管理是否规范。对公开项目不齐全的,发现后及时按要求填全补齐;对人员混编混岗的,认真清理后督促定编定岗到人,实现“实名制”管理。立足边整边改,功夫下在平时,敦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清理清退各类借用、聘用等非在编人员和超编人员,理顺人员编制关系。在组织开展的机构编制信息再次复核确认工作中,先由用人单位对上网公开的核定编制数、领导职数和在编人员的个人信息点击复核,没有异议、准确无误的,直接到市委编办复核确认;若有信息不规范、数据不准确、内容与实际不符现象的,由单位按照《整改通知》要求,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将网上信息修正、整改落实到位后,再到市委编办复核确认。由此,进一步确定了在编人员身份,规范了在编人员的个人信息。

(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断规范网上诉求的答复与处理。按省“两公开”办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意见,我们修订完善了《市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答复与处理制度》,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设定答复时限,确保及时答复和处理人民群众的网上咨询、投诉和建议。一是明确责任人。将市财政、编办主要负责人确定为办理群众诉求的第一责任人;市财政、编办的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市财政、编办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为具体责任人。二是严格按程序执行。市财政、编办负责收集网上咨询、建议和投诉,属职能范围内的直办件,则报分管领导批示职能科室提出答复和处理意见;涉及其它部门和单位的诉求,则交由市部门作为转办件,批转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答复和处理意见。所有答复和处理意见均按具体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的顺序审核后上网公开。转办件的答复处理意见由市部门审核转至“两公开”办上网公开;重要问题需报市级党政领导审核签批意见后再上网公开。三是设定答复和处理时限。我们将答复和处理人民群众网上咨询、建议和投诉的时限界定为不超过10个工作日。分段执行时限为:收集、整理、上报1个工作日;登记、批示、转办2个工作日;提出答复处理意见通过审核、审批5个工作日;录入、上网公开2个工作日。特殊问题按《条例》的规定执行。

(六)严格按照便民要求,狠抓查询点的建设与完善。在整改、完善网上公开信息的同时,我们按照在人民群众活动集中的场所和方便出入的地域建立免费查询点的要求,全面检查了市直“两公开”查询点的建设情况。对没有按“两专”、“五有”标准建设查询点的部门和单位,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督办通报,运用综合措施坚守了查询点建设标准。此外,市直的“两公开”信息还纳入了市政府门户网站。

(七)严格执行旬报制度,及时掌握查、纠、改进展。我市严格按照省“两公开”办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全市“两公开”工作日志填写,并按时向省“两公开”办报送查、纠、改旬报,既及时掌握市本级和区域内各地的“两公开”进展情况,又如实让省“两公开”办掌握本地工作动态,促使全市“两公开”信息不断完善,为省考核本级、本级考核县(市区)级“两公开”工作提供和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整改期间,市财政局和市委编办还指定专人,对整改工作、整改措施、整改效果按日登记,随时掌握面上的情况,及时总结。到目前,我市共向省“两公开”办报送了6期旬报,系统反映了我市按省“两公开”办要求不断完善上网公开的各项数据、信息的情况,杜绝了整改完善与网上公开实际脱节的现象。

(八)严格履行督导职责,狠抓了对县(市区)查、纠、改的督促指导。9月上旬,我们组织三个督导专班分赴基层,采取分片查访、督导的方式,共对13个县(市区)的“两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在督查过程中,我们推行了“三对照三核查”的办法,即对照财政与编制部门担负的职责,核查是否履行到位;对照公开方案,核查是否实施到位;对照政策制度,核查是否执行到位。通过细致工作,累计提出整改意见28条,并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在此期间,市财政局和市委编办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在全程跟踪、面上指导的基础上,组织专人,分类排队,深入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重点督导,现场帮助。这些办法,有效落实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要求。

三、提高整改实效,确保公开质量

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方位的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一是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更加丰富。整个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期间,共核查出财政与编制部门办事程序、法规制度、工作纪律、办事标准和服务承诺等方面的遗漏信息13项,并于9月底前全部实现了上网公开。到目前,市直财政政务信息达到了511条800余万字,新增11条7万字;编制政务类信息达到了37条11万余字,新增2条3930字,做到了应公开的全公开。

二是财政资金公开名录准确无误,公开项目和额度同步扩大。市本级按省定财政资金项目的规范名录,共查改了7条简化后的不规范名称,做到了名称、金额、单位与省统一规定的完全吻合。重点整改期间的8月20日至9月底,市本级共查补省定公开的专项资金项目9个、新增金额850.91万元。截止目前,市直共公开2005年度专项资金13项、4745.8万元;公开2006年度专项资金29项10150.42万元;超范围公开专项资金12项、31150.04万元;所有公开资金实现了上下逻辑相符,既分别反映各级分配情况、时间,又全面反映了到人到户到项目单位和项目实施的详细准确信息。市直上网公开的资金中,到户到人的涉及50606万户人次,全部细化到了村、组和街道门牌号码。

三是部门预算公开面进一步拓宽。市直在完善已公开的10家部门预算单位信息的同时,逐步扩大了部门预算的公开面。到目前,市直新增部门预算公开单位46家,其中行政机关15家、教育系统23家,卫生系统8家。部门预算资金总额度达42899.5万元。

四是机构编制信息实现“三个到位”。我市按照行政机构信息49项、事业机构信息48项、行政事业编制信息19项统计指标和9项公布指标的机构编制政务公开要求,市直应上网公开行政机构77个、在编人员4235人,应公开事业机构360个、在编人员14889人,已全部以“实名制”方式上网公开,公开面均为100%。从9月1日起,我们按“两严”标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公开情况认真进行了检查复核。即严格信息公开质量、严格自查复核程序,采取部门单位对照自查,编制部门对照复核,对发现的少数单位网上公开信息中存在的在编人员性别、年龄、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时间等不够准确、有的信息未按要求逐栏逐项规范填写、部分单位职责未按“三定”方案规定准确填写等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处理,共纠正不规范信息和不准确信息20多起。在对市直机关国家行政编制在编人员身份的再次复核确认工作中,共修正错误信息、更新过时信息1000多项(处、次)。通过自查整改,实现了“三个到位”,即应公开的机构编制信息上网公开到位,应公开项目的每个栏目信息到位,网上信息的规范性到位。

五是“两公开”查询点建设全部达标。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期间,我市对“两公开”查询点建设情况进行了两次明查暗访,对市直有查询点建设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中没有按要求建设到位的,分别下发了整改督办通知,9月底以前已全部整改达标。

六是网上诉求全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与处理。迄今为止,我们共归集市民通过互联网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议28条,其中属财政类的16条,属编制类的11条,其它类1条,所有咨询、意见和建议都按《市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答复与处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及时答复和处理。答复和处理程序做到了规范化。答复和处理意见做到了语言谦和,理据充分,办理得体,群众满意。所有答复、处理事项,没有出现群众反复投诉现象。

七是各县(市区)“两公开”工作水平实现了齐头并进。市级党政领导分工联系,市“两公开”办受权督导,各县(市区)真抓实干,使全市县级“两公开”工作实现了平衡发展、齐头并进。到目前,各县(市区)按统一规定,在完成财政与编制政务类信息的完善、充实的同时,逐一对照省定、省拨资金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上网公开任务。市辖县(市区)共上网公开2005年度专项资金180项、31682.91万元;公开2006年度专项资金276项、61539.16万元;超范围公开资金43项,16918.78万元,所有到人到户到项目的资金分配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公开部门预算单位信息440个。公开行政机构679个、在编人员13741人;公开事业机构2612个、在编人员54362人,“实名制”公开面均为100%。县(市区)累计建设免费查询点648个,其中,整改期间增加135个。整个整改过程中,县(市区)共完成政务信息类整改1156项、资金信息类整改1208项、机构及人员编制信息整改1278项,并认真答复、处理了55件人民群众的网上咨询、建议和投诉。

政务公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整改完善,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将以这次全面整改为契机,将“两公开”信息的不断完善、及时更新引向深入,建立不断提升“两公开”质量的长效机制,真正把“两公开”办成党委政府的阳光工程、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上一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奖惩规章制度 下一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