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

时间:2022-05-13 07:37:05

如何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

摘 要:阅读教学要克服从内容到内容的繁琐分析,就必须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保证充足的读的时间,科学地选择读的方式,注意读的层次性,选准多读的内容。

关键词:以读为本 朗读时间 朗读方式 朗读层次 朗读内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相当程度上把阅读教学课上成了故事内容或人物思想性格分析课。其基本流程是“划分段落讲解内容概括段意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基本教法是从内容到内容的繁琐分析,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终极目标,把“阅读教学”等同于简单的“内容阅读”,学生被动地抄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词语解释,教学高耗而低效。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上述阅读教学目标,就必须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以读为本。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要保证充足的读的时间

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它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感情倾向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故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充足的读的时间。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凡技能,只听、只看、只分析而不反复实践,怎能成就?因此,阅读教学要将“读”作为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就要尽量减少教师的活动,做到精讲多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朗读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科学地选择读的方式

1.范读

一些课文,感情浓烈,或激昂,或深沉,或语调语气变化大,这类课文宜先由教师范读。有些课文可以范读一些重点或难点的句段。

2.指名读

一般是指定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一人读,大家听,边听边想,思维流畅。对一些差生来说,这样便于纠正自己在读音或断句上的错误,等于别人教自己读。

3.齐读

一般用于学生朗读诗歌、较短的课文或较长课文中描写精妙、语言优美的片段,气势宏大、语言激昂的语段也可齐读。齐读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相互感染传情,激起阅读的兴趣,容易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4.分角色读

这种读法适用于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读更应注重感情和表情,通过有声语言的形象表达,给听者以真切的感受。

5.接续读

为了理解层次结构,便于大面积检查,对于篇幅长、段落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小组接续读。

6.分合读

根据文章情感的变化或语段语势的变化,可先分后合或先合后分读。分读是一种个体竞读,易于比较优劣;合读能增强信心,形成合力。

7.自由朗读

这是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读书形式,一般的阅读都可以采用此法,如初读感知课文、感悟语言后的欣赏性朗读等。

8.默读

读时眼看心想,互不干扰,注意力集中,适用于思考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思维活动的阅读。

9.配乐朗读

给语言优美、内容生动的美文选配音乐,学生在配乐中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脑子里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加深审美体验。

三、注意读的层次性

阅读教学不但要多读,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要有效地多读就必须目标明确、层次清楚。其主要流程是:

1.初读――了解内容。

在初读课文阶段,目的是读懂课文内容,一般用默读、自由读、齐读、接续读的方式。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不理解,一开始就要求有感情地朗读,那是脱离实际的。如学习《敬业与乐业》,先让学生默读或自由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的。在初读时,教师的范读也非常重要,一开篇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的感染,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品读――感悟语言。

在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后,就应侧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看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及结构方式来表达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的。这时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品味式的读,通过品读体会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深邃。品读是建立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的,只有品出词句的内涵和情味,才有可能读出情感来。一般是以自己的理解欣赏地读、陶醉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自在地读。

3.熟读――背诵积累。

感悟了课文的内容情感及语言表达方式后,则应高声诵读,熟读成诵,进而积累丰富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在熟读阶段,一般是用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分合读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不同,感悟有异,朗读时快慢不一,停顿有别,也可让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读。对于一些富于激情的排比句和突出中心的句段应采用齐读的方式,这对多数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充分的表演和纵情的倾吐。如《海燕》一文描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这一部分,语气有力,语调高昂,情感激越,让学生放声齐读,那浓烈的情绪、鲜明的节奏,使每个学生都实现了超脱自我。

四、要选准“多读”的内容

1.重点句段让学生多读。

要紧紧抓住最能表现中心、表现人物情感的句段精讲,让学生多读。特别是课文中一些揭示内蕴、议论抒情的中心句更要让学生多读,体会感情,明白中心,激起共鸣。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听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节法语课后的心理活动这一段,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有对敌人的恨,又有对失去学国语言机会的痛苦,也有对过去不好好学习的懊悔,要让学生多读品味。

2.难以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多读。

如《草》一文中周副主席对草的议论含义深刻,周副主席说的话产生的巨大力量,值得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复想象、反复朗读来体会:革命斗争要承认困难、正视困难、战胜困难,要继承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些话给杨光和战士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3.有欣赏和运用价值的片断让学生多读。

课文中有一些写得很优美的片断,内容生动形象,引人入胜,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要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那就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识记和积累文中的美词佳句,如《春》、《济南的冬天》。课本中脍炙人口的众多古诗,更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顺应服装产业发展 激活服装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