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诗歌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05-13 04:33:24

对提高诗歌教学的反思

【摘要】文学的灵魂是诗歌,读懂中国文学,先要读懂诗歌。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借助新的教学方式与观念,用个体领悟来读出自己的诗歌,用个体感知来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成为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诗歌教学 个体感悟 情感参与

中国文学的源头就是诗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是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上,从《诗经》、《楚辞》到魏晋诗篇,从唐诗、宋词到元代戏曲,从五四新诗到诗词,从舒婷、北岛到海子,一条贯穿古今的清晰的脉络在高中课本呈现,学生可以尽情地欣赏诗歌王国的灿烂瑰丽。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用个体领悟去读出自己的诗歌,去思考人生理解生命,从而在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教师在教学上,可以运用比较法、朗诵法、图画法、意象捕捉法、诠释法等等,进行阅读鉴赏或再创作,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引导下,逐渐走进诗歌殿堂。

一、强调教学的新、奇,激发兴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简化学生阅读――取消传统的熟读。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被约定俗成为:课前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课上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这就使娱情审美的诗歌学习变成了枯燥的机械学习。

《心理学》中提到“注意理论”。知识的摄入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力又是不断转移的。教师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有个原则:“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可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课前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等,这无疑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但恐怕只有寥寥几个学生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而这又进一步为我们在高考时,面对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的诗歌时,学生不会因为陌生而那么的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了。

2、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如在教《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两首诗时,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就会很好的提高课堂效果。抓住人们对了解一点又认识不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他的生平经历,创作情况,就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峻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复诵读,让学生受到熏陶与影响,读出自己的感悟。

诵读非常重要,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李白性格豪放,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他的诗想象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不受重用,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兵车行》《三吏》《三别》表现民生疾苦,《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将家国之痛和个人悲哀融为一体。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体味语言的魅力,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如诗人的怀才不遇,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所以引导学生不必全盘接受,要从诗中走出来,借诗移情,面对现实,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悟。

三、情感参与,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高度凝结,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之说。我们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读取作者的深情。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在广阔的艺术境界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这种 “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将诗歌的分析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老师讲授的唯一结论,形成了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就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了。以《死水》为例,课后题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了启示,但答案不可一概而论,单一性、概念化。分析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也不能因这些特征而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谈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的因素也是多元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如他的《江城子》,是怀念妻子不幸早逝,抒发浓重的哀思。情词凄切,感人至深,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就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必须情感参与,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如果我们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培养,我们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路人,推陈出新,认真实践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一个拓荒者,教师应引领着学生一路披荆斩棘,走进诗歌艺术审美的殿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4]文学心理学教程》钱谷融、鲁枢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