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扬起人文主义的大旗

时间:2022-05-12 09:27:21

让语文课扬起人文主义的大旗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这首先体现在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上,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下,许多地方的语文教育以试卷和教参为准绳,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抑制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其次是过于追求知识系统,片面强调实用功能,使活生生的语文教学一味追求技术分析,生动形象的课文被演绎成枯燥的语法、修辞、逻辑等文学知识系统的兵工厂、弹药库,过于强调理性分析,强化课程的抽象性、实用性,忽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应有的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忽视了语文作品的具体形象和阅读表达中个人感受的独特性。语文教学注重人文主义教育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扬起人文主义的大旗呢?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师生人文意识

现代语文阅读观认为,语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的阅读观念启示我们:阅读教学是构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阅读行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间关系。

学生是对话中的主体,在阅读中须注重自身的自主性、独立性,学会去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同时注重自己个性的反应。在学生心目中,始终要明确:语文课本不是教本,是读本。

老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不仅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感染力,而且要用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积极感化学生,唯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通过一言一行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学生的阅读中起良好的向导作用。

二、活用文本,积极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文本,绝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组合,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把文学作品当作人文精神熏陶的主要工具,积极发挥其人文教育作用。

首先,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塑造爱美的灵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风霜高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年四季美景的描绘。

其次,借助文学作品激情育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细腻而丰沛,健康而真挚,成为性情中人。读《姥姥的剪纸》充分感受亲情之伟大,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感悟肖邦誓死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

最后,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文学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三、拓展空间,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人文精神漫延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课堂阅读教学的最大成果并不完全在于课堂读懂了什么,还在于课后能不能再读,能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老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阅读视野,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课堂,而要善于把课堂拓宽,采用课外活动(演讲、辩论、社会调查等)、研究性学习、综合写作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与父母对话,与知名人士对话,与社会对话,构建一个完全开放、鲜活、富有人文气息的阅读大课堂。利用一切综合活动和社会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注重学生人文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默化养成和实践躬行,不仅仅让学生最终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注人类、追求真理、完善自我的人,更让其感染周围的人,净化我们的社会。

四、学会肯定,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语文课要散发人文主义的光芒,就必须交给学生思想的权利。但是,许多教师在有意无意地以自己的思想或者干脆说是教参上的现成说法限制学生的思想的自由,甚至以此代替学生的思想。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教参上为本文归纳的主题是:赞美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教师一般都是这样总结,让学生掌握。显然,就哈尔威船长所体现出的精神,他的行为可嘉,但换个角度看,像有些同学私下里所议论的那样:既然有生的希望,为什么还要白白送死呢?很明显,语文课上就需要这样大胆的思考,勇敢的质疑,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当然,这要求教师不再充当课堂的主宰者,而把课堂交给学生,成为学生思想的启发者和引路人。

让我们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扬起人文主义”的大旗,自豪地说:“一千个学生,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上一篇:中西文化语境对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文学习的思考